大自然是我们身边的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晨间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树下大喊:鸟窝,这里有个鸟窝!”其他小朋友被他们的惊呼声吸引了过去,纷纷去树下观看鸟窝。大家纷纷讨论着:鸟窝里面是否住着鸟儿、它会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孩子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孩子们对鸟窝有着很大的兴趣,在师幼共同探讨中,孩子们了解到,春夏间,是大多数鸟类繁殖季节,鸟窝就是小鸟的“家”,它们会在鸟窝中产卵、孵化、育雏、防寒保暖、抵御危险的重要作用。
鸟儿会在哪里筑巢呢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们邀请家长一起加入到这场鸟窝探寻之旅,寻找身边的鸟窝。
鸟窝在小区里、在公园里、在屋檐下......在分享讨论中幼儿的关注重点也从“哪里有鸟窝”,转变为“鸟窝为什么搭那么高?”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查阅绘本、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积极寻找答案。他们了解到,鸟窝建得高能有效躲避大多数地面上的天敌。视野开阔,高处可以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以及高处的树枝通常更加稳固,能为鸟窝提供坚实的支撑。
鸟窝大调查
随着幼儿的自主讨论与探索活动,孩子们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下雨会不会淋湿?”“鸟窝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记录下来,邀请家长和小朋友通过探索、观察、记录的方式寻找答案。
在观察与记录中,孩子们发现鸟窝形状多样,有杯状、碗状、球状等。而搭建材料也丰富,包括树枝、草茎、羽毛、泥土等。幼儿们还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到鸟儿们搭建鸟窝的奇妙方式,有的鸟儿会巧妙地编织树枝,还在里面放入软软的草,有的则用泥土一点点垒筑。
教师们积极引导,组织幼儿分享调查成果,相互交流启发。幼儿们对鸟窝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孩子们无意间的发现引发了对鸟窝的好奇心、探究兴趣,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本活动中,教师基于孩子的兴趣,引导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寻找身边的鸟巢,把课程延伸至家庭,渗透于幼儿的生活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家园共育的教育合力。
走进自然,寻找成长的答案,做大自然中最快乐的孩子。一个从鸟窝开始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成长,我们的脚步仍在继续……(庄 利 张婷 吴晶晶 汤玲)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