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太和县李兴镇中心学校语文组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八(1)班语文教师唐睿以《小石潭记》为题,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古文教学盛宴。业务副校长范祥虎、语文教研组长李克廷及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话古文教学新思路。
唐睿老师的课堂以“山水之乐与孤寂之思”为主线,通过四大环节展开“情境导入”穿越千年寻幽境 课堂伊始,短视频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配合悠扬的古筝音乐,学生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唐老师随即抛出问题:“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为何‘乐’后又‘凄’?请带着好奇走进课文。” 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字韵律,通过自主标注关键词句,梳理出“发现小潭—潭中景物—潭边游鱼—溪流曲折—坐潭观竹—孤凄离去”的游览脉络。 文本研读:品析妙笔悟情感 唐老师以“动词炼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聚焦“佁然不动”“俶尔远逝”等经典语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争相发言:“‘佁然’写出了鱼儿的呆萌,‘俶尔’则凸显游鱼的灵动,一字之差,画面感天差地别!”在“凄神寒骨”情感转折处,唐老师引入柳宗元贬谪永州的生平资料,结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的写作手法。 互动探究:角色扮演话沧桑 课堂高潮环节,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围绕“若你是柳宗元,为何身处美景却心生凄凉?”展开辩论。一名学生感慨:“官场失意让他将山水之乐寄托于笔端,可当发现无人同赏时,孤独感便扑面而来。”此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文言文的理解从“字面翻译”升华为“情感共鸣”。
多媒体辅助:科技赋能古文课堂 唐老师借助动画动态演示“潭中鱼可百许头”的场景,鱼群游弋的立体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似与游者相乐”的意境;利用信息技术还原“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溪谷环境,身临其境的体验引发阵阵惊叹。
课后,语文教研组长李克廷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主持评课活动,与语文组教师围绕“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文言性与人文性统一”展开讨论。 活动意义:深耕课堂赋能核心素养本次公开课是李兴镇中心学校“古文经典润心田”教学研讨系列的重要实践。业务副校长范祥虎强调:“我们致力于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语文课堂,通过情境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语言运用与审美鉴赏能力。”(范祥虎 李克廷 范祥虎 张效颜 左帅帅)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