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党建 > 正文

为党员教育装上“加速器”,激活党性“新动能”

2025-07-15 09:48:4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教育则是细胞焕发生机的“营养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如何让党员教育走出“照本宣科”的困局,摆脱“学用脱节”的桎梏,成为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关键课题。

党员教育不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而是淬炼党性的“大熔炉”。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党员教育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念文件多、讲案例少,室内学习多、实践体验少,被动听讲多、互动参与少。这样的教育,就像隔着玻璃看风景,难以让党员真正入脑入心。反观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党员教育,往往带着“泥土气”——在乡村振兴一线讲授产业发展课,在社区治理现场解剖矛盾调解法,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

让党员教育“活”起来,要在内容上接“地气”。不同领域的党员需求千差万别:农村党员渴望掌握乡村振兴的“致富经”,社区党员需要提升基层治理的“真本领”,企业党员期待学习科技创新的“金钥匙”。这就要求教育内容跳出“一刀切”的惯性思维,像“点菜”一样精准供给。可以借鉴“靶向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项目工地,让党员在实践中感悟“知行合一”的力量。

让党员教育“实”起来,要在形式上破“常规”。当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载体,党员教育也应跟上时代节奏。把党史故事拍成微短剧,将政策解读变成脱口秀,用VR技术重现红色场景,让“80后”“90后”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不能忽视“老办法”的新价值:在农家院落开“板凳课堂”,让老党员用亲身经历讲述初心故事;在街头巷尾设“实践考场”,让年轻党员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检验学习成效。

让党员教育“久”起来,要在机制上求“长效”。党员教育不是“一阵风”,而要“四季青”。建立“学、考、做、评”闭环体系,把学习成效与评先评优、晋升任用挂钩,让“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更重要的是,要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鼓励党员把教育课堂延伸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在服务群众时多问一句“我能做什么”,在面对难题时多想一招“怎么干更好”,让党性修养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

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当教育内容对接时代需求,教育形式贴近党员特点,教育成果融入实践行动,这支队伍必将迸发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强大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张州)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