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多件文物首次展出

2025-05-09 16:17:1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刘珍   

5月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有关情况。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胡敏,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阚青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凌家滩考古发掘第二任领队吴卫红参加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主持发布会。

凌家滩遗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遗址距今5300年~5900年,是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凌家滩遗址出现了大型祭坛和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面积红烧土建筑,以及功能多样、精妙绝伦的高等级礼制性玉石器,这一切,都说明凌家滩当时人口十分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考古研究成果集中展现的重要平台、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节点,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据介绍,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日开馆试运营。展厅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设1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包括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4个部分,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包括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造型生动的玉人,体现宗教礼仪的玉龟、玉版、玉猪,近年来新出土的龙首型玉器和已知史前最大的石钺等,很多文物是首次展出,观众将直观地感受到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放后,将与考古研学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等形成集群优势,提升城乡环境风貌、涵养人文精神,培育新型文旅空间,激发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新动能,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凌家滩模式”,更好展现几千年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赓续不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传承文明基因、建设文化强国,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据介绍,近年来,安徽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先后开展人字洞、华龙洞、凌家滩、禹会村、武王墩等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后,将与正在建设的遗产监测中心、文物科研中心、公众考古中心和已经建成的墓葬祭祀区、中华文明探源馆、凌家滩研学小镇,共同构成规模化展示体系。(记者 殷艳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