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家风安徽】看合肥金氏中医世家悬壶济世的故事

2025-02-27 16:37:00 来源:安徽画报   编辑:宋娟   

编者按: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自古以来,一个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枝繁叶茂,一定少不了其家训、家风文化等的薪火相传。

中国人讲究家国情怀,谈的是爱国爱家,说的是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诉的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

生动讲述家族故事,以一个个家族之传奇,诠释树立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感受家族之美,品味中华之韵。

本期为您讲述合肥金氏中医世家的故事。

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史馆内,一块民国时期的“金字牌匾”静静陈列着。金氏中医第九代传承人金运松站在牌匾前,目光中饱含深情,“这是当时合肥社会各界名流赠给祖父金容甫的,金家世代行医,祖父曾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和中医科主任,是首批主任医师之一。徐向前元帅生前曾慕名请祖父看过病。”

(民国时期,合肥社会各界名流赠给金容甫的牌匾)

大医精诚,代代传承。金容甫的长子金太岳、四子金树滋(曾任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孙儿金运松等都是安徽省著名主任医师。他们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本色,谱写了一段段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佳话,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让中医药在守护人们健康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前行。

金容甫:人民的好医生

(金容甫老照片)

金容甫(1903年-1979年),祖籍皖南休宁县,清初,金家由古徽州府移居合肥,至金容甫辈已是第七代世传名医。金容甫禀赋聪慧,自幼好学,7岁入私塾,14岁边读书边随父金少卿习医,在父亲的悉心传授下,三年就能应诊。金容甫18岁时金少卿谢世,便继承父业独立行医,没过多久,百十里外,疑难杂症患者纷纷慕名登门求治,络绎不绝。

1928年,金容甫因医道卓著,被合肥中医界推举为“合肥医公会常务理事长”,“万字会”(合肥最大的慈善组织)医务主任。1938年,日军入侵合肥,金容甫携带家眷近20口,背井离乡,东奔西走。抗战胜利后,他迁回合肥,继续行医。1949年初合肥解放,在此期间,徐向前元帅曾慕名请金容甫看病。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时局动荡等原因,人们对中医药业根本不重视,许多中医世家出身的医生不愿再继承下去,纷纷弃医他就,中医医学受到严重的摧残。新中国成立后,合肥的中医事业如枯木逢春。1950年,金容甫接受中共皖北区(安徽省委前身)党委组织部聘请,担任皖北行政公署(安徽省委前身)医事人员甄审委员会常务委员。金容甫擅长中医儿科,1952年与梅德盈等人组织合肥中医联合诊所,3年后集体转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金容甫并不拘于世传,积极主张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并在临床实践中,以其科学的态度和坚韧精神努力探索着。1955年,合肥地区冬季白喉流行,死亡率很高,金容甫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中西医结合、以西医检查为主的诊断方法,确诊患者所患的白喉类型,对症下药,精心诊治,经他收治的白喉患者40例,治愈率为百分之百,无一例死亡。

此后,金容甫因其突出贡献,当选了合肥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委员,为了更好地抢救发展中医,在省政协会议上,金容甫提案建议成立安徽省中医学院,很快得到政府响应,1959年安徽省中医学院正式成立。

(金容甫被聘为合肥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代表)

金容甫在为病人治疗的同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才能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甘当中医发展的“掌灯人”。为此,他打破传统的中医只传后代的惯例,1957年冬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了隆重的收徒拜师大会。金容甫学术渊博,所传子、孙、弟子,遍及全省各地,均为各大医院学科带头人。

金容甫终身服务于医患,救死扶伤,鞠躬尽瘁,为合肥及江淮地区的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原国家卫生部认定他为“著名中医学家”,并刊载在中国历代中医学家200名之列,安徽仅其一人,原卫生部长钱信忠亲自为金容甫家族题词。安徽省人民政府也授予其“人民的好医生“光荣称号。

金太岳、金树滋:业精于勤 贡献高

金太岳出生于北洋军阀时代,从小目睹战争带给人民创伤和颠沛流离,在“生不当万户侯,但愿一事做良医”家训的影响下,金太岳自三河肥南中学和合肥中学毕业后,便投身杏林。在民族危难病殍相闻之际,悬壶于四乡八里。

在不断研读各类医学经典和父亲金容甫的耳提面命下,金太岳苦学不殆业精于勤,医技日进口碑益高,群众呼之为“金小先生”。金太岳精通于内、妇、儿科,善攻疑难杂症,对肝硬化、肝腹水、尿毒症治疗有奇效,尤专不孕症,竟有京沪、港台、美加和西欧各地慕名者远道而来,近处患者半夜起来排队挂号更是常事。

1986年初,金太岳应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之请,为一位患晚期肝硬化的干部疗治。3天中他辗转千里,赶到气温达零下28℃的乌市。下车伊始,顾不上吃饭,便望闻问切,对症施药。一周下来,三易处方,竟使原已脉搏微弱神志不清的患者迅速转危为安并逐渐康复。临行时患者家属重金相谢,金太岳坚辞谢绝。后来内蒙古方面致函安徽省卫生厅和省中医学院表示感谢,《安徽日报》和省电视台都做了报道。

对普通群众金太岳一样尽心竭力。他深知农村缺少医药,于是每周抽出3天时间去合肥郊区义城医院设诊。退休后没有在家颐养天年,特开设了家庭义务门诊,不分白天黑夜,不计严冬酷暑,不收挂号费、诊疗费,连处方笺也是自费印刷,不出数年用完了自己印制的方笺5万余张,诊治患者达4万多人次。他重医术,更重医德,对待病员,不以衣貌取人,请吃不到,送礼不要,有“济世活佛”之称,其生平业绩被录入《世界名医大全》之列。

1937年10月出生的金树滋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他在针灸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多年研读《黄帝内经》,从中对经脉加深了认知,悟出针灸的新路子。特点是进针浅,透穴多,疗效高,收效快,用于治疗各种痛症,能有立竿见影效果。

因家学渊源,德才兼备,金树滋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重视,经多方考察任命为安徽省中医药大学文革后第二任校长,后调至原安徽省卫生厅分管理中医的副厅长。

金树滋在任期间为了振兴祖国医学,带头打造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完善的多学科教学楼群及教师人才队伍。在中央及省级政府部门相关支持下,组织创办了全国首家针灸医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金树滋历任安徽省中医药协会会长,因对中医的贡献,被国际互联网世界名医数据库收录,也被原国家卫生部授予特别贡献奖。

金运松:继往开来担使命

金运松是金氏中医的第九代传人,自幼便随祖父及父辈们学习中医,1973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曾任职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40多年,医术精湛。

在继承传统祖国医学的基础上,金运松积极探索新的医疗模式及方法,擅长用现代医学理念及传统医学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擅长不孕症治疗,为患者带来幸福的家庭。

金运松在正和堂中医馆坐诊期间,就有一名患者慕名而来,因其在2013年12月份停胎一次,2014年7月份流产一次,患者家庭因为这个问题痛苦不堪。2015 年5月患者再次怀孕见红,一筹莫展之时抱着一线希望找到金运松,经检查他开了家传治疗方子,并叮嘱患者只要按时服药调养,就很有可能生个健健康康的宝宝。患者回家后谨遵医嘱,按时服药,最终喜得贵子,孩子满月之时患者家人带着感激的心再次来到医馆并表达了感激之情。

以善为本、以仁行事,金运松从不恃才为傲,相反在行医过程中更加的谦逊低调。他提倡“行医先做人、做好人”,将医德医品放在第一位,以实事求是的行医理念,摒弃一切经验主义,认真对待每一位病患,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代代金家人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父母心”的真谛,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中医世家的传奇。他们不仅是中医药事业的践行者,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更多中医药人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吴承江/文 马启兵/图)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