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长,是和情绪小怪兽共舞的探索,是辨识彩虹情绪的智慧,是给小怪兽找家的温暖担当,当情绪小怪兽遇见合肥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中二班的宝贝们后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成长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缘起
班级里常有孩子因情绪失控哭闹却说不清缘由,教师发现《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用色彩和形象把抽象情绪具象化,便以此为核心设计课程,希望孩子像认识彩虹一样认识情绪,学会和“小怪兽”友好相处。
我今天的小怪兽是红色的,因为小明抢了我的积木!
我的是黄色,因为今天饭吃的很干净老师夸我啦,好开心。
我有蓝色小怪兽,来幼儿园时想爸爸了。
那我们一起帮你的蓝色小怪兽找“家”,下午爸爸就来接你啦!
教师感悟:看着孩子们从最初闹脾气时只会哭闹,到如今能清晰地用“红色小怪兽”“黄色小怪兽”表达情绪,我深切感受到《我的情绪小怪兽》课程的意义。绘本把抽象情绪变成可触摸的色彩与形象,让孩子们在识别、表达情绪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共情与自我疏导。当听到孩子主动提出帮同伴的“蓝色小怪兽”找“家”时,我明白他们不仅认识了情绪,更学会了用温暖的方式与情绪共处。这趟情绪探索之旅,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作为教育者的珍贵收获。

当我们遇见情绪小怪兽
调查表
为更好开展《我的情绪小怪兽》主题班本课程,我们设计了“情绪小怪兽大调查”问卷。问卷涵盖孩子们知道哪些情绪颜色,什么事情会让自己的“情绪小怪兽”出现,以及最喜欢哪种情绪等。通过问卷,我们能了解孩子们的情绪触点,让课程更贴合成长需求、充满温度。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孩子从绘本初识情绪小怪兽,对不同颜色代表的情绪和小怪兽的“家”最感兴趣,期待动手制作情绪瓶、创编情绪小故事。
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读完《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小朋友们知道情绪小怪兽超有趣!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情绪,像红色是愤怒、黄色是快乐。大家都说要像认识彩虹一样认识情绪,做个会和情绪小怪兽友好相处的小达人!
在深入探索情绪小怪兽的世界后,孩子们又满怀期待地与“情绪小怪兽”玩偶开启亲密合影。合影后,孩子们兴奋分享对不同颜色小怪兽的理解,将绘本里的情绪知识与真实玩偶形象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情绪识别与表达的认知。
孩子们把创编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起扫码来听一听吧!
我喜欢的故事情节
最喜欢小怪兽把所有情绪混在一起,变成一团乱麻的那段!它找不到自己的“家”,急得转圈圈,就像我们生气又难过时的样子。后来小女孩帮它把不同颜色的情绪分开,红色愤怒进了火红色的屋子,黄色快乐住进明亮的黄房子……看着小怪兽的情绪们各归其位。原来情绪不用害怕,把它们分类整理,就会变得很清晰。
情绪脸谱
在《我的情绪小怪兽》课程里,孩子们化身“情绪小演员”,对着镜子做出各种情绪表情:有的皱起眉头扮“红色愤怒小怪兽”,有的咧开嘴笑成“黄色快乐小怪兽”,还有的耷拉着小脸模仿“蓝色难过小怪兽”。这些生动的情绪脸谱,是孩子们对情绪最直观的表达,也让抽象的情绪认知变成了充满童趣的互动体验,助力他们在表情模仿中读懂情绪、学会表达。
孩子们通过《我的情绪小怪兽》探索并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幼儿对情绪小怪兽的喜爱迁移至对“情绪管理”的思考,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感受体验,同时基于已有经验和链接生活中的情境,幼儿对“和情绪小怪兽友好相处”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亲子共读
在共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给情绪分类,在温馨共读里,孩子学会了和情绪小怪兽做朋友。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情绪小怪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幼儿情绪认知的大门,它的色彩缤纷、形象生动,让幼儿懂得在面对情绪时,要像整理小怪兽的“家”一样梳理情绪,在游戏与互动中培养情绪感知力和调节力,正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中情绪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伴随他们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他们心中温暖的情绪成长伙伴。
(张雨欣)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