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教育振兴 > 正文

合肥市宿幼教育集团湖畔分园:跟着面团“长大”——大三班课程故事系列

2025-05-06 20:47:22 来源:   编辑:曹凌   

一次寻常的午点时间,孩子们对餐盘里松软的面包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什么面包有这么多小孔?”“面包是怎么变大的?”于是,一场由面包引发、充满趣味的课程故事就此在合肥市宿幼教育集团湖畔分园拉开帷幕。

面包打卡:设计甜蜜新滋味

带着对面包的好奇,孩子们在周末和爸爸妈妈开启了一场“面包打卡”行动!他们走进社区面包店,观察面包师傅揉面、烘焙的过程;有的家庭亲子制作面包,用照片记录下温馨瞬间;孩子们还化身“小小设计师”,用黏土、画笔创作出小兔面包、恐龙面包、彩虹面包等充满童趣的作品,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美食。

教师思考:“生活即教育”,社区面包店为孩子们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场域,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探索与成长。而在创意面包设计环节,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将日常观察、童话认知与生活经验融入设计,突破了对面包固有形态与口味的认知。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艺术审美与空间思维能力,还展现出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

蔬菜入面:巧手制多彩面团

“面包的颜色有好多种,是怎么做出来的?”源源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我妈妈用火龙果汁和过面,做出来的面团红红的!”朵朵兴奋地说。“胡萝卜汁、菠菜汁、紫甘蓝汁也可以!”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分享。于是,班级采购了新鲜蔬菜,蔬菜一到,孩子们立刻忙活起来。他们认真地洗菜、择菜,用榨汁机提取汁液。看着翠绿的菠菜汁、橙黄的胡萝卜汁、深紫的紫甘蓝汁缓缓流出,孩子们惊喜不已。接着,大家用这些天然蔬汁和面,不一会儿,五彩缤纷的面团就诞生了。自由活动时孩子们还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到了游戏记录本上。

教师思考:孩子们提出“面包可以有很多种颜色”时,这一发现打破了对面包固有颜色的认知,展现出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界的好奇。这不仅是对色彩的感知,更是孩子们开始主动思考事物的可能性,挑战常规认知边界。这种质疑与探索精神,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起点。

解密面粉:筋度差异大探索

随着对面包的兴趣愈发浓厚,孩子们深入探究中发现原来面粉还有高筋、中筋、低筋之分,不同筋度的面粉适合做的食物也不同。在探究中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进一步感知了面粉的外观和触感。

萱萱:“高筋面粉白白的,摸起来滑滑的!”

悦悦:“低筋面粉像云朵一样软软的!”

“如果加入同样多的水,它们会变成一样的面团吗?”冉冉的话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于是孩子们分组进行面团制作,量取面粉、倒入清水、反复揉捏......当原本松散的粉末逐渐聚合成团,孩子们惊喜不已。

晗晗:“老师,中筋面团软软的,像橡皮泥!”

宸宸:“高筋面团好有弹性,拉都拉不断!”

通过对比,孩子们发现:高筋面粉形成的面团黏性强、拉伸性好,能拉出透明薄膜;中筋面团质地适中,适合塑形;低筋面团则较为松散,不易成型。

教师思考:孩子们通过看、触、闻多维度观察三种面粉,细微差异激发探究兴趣。在反复揉捏、拉伸面团的实践中,他们直观理解了“面筋”概念,这种基于直接经验获取的知识,比理论讲解更深刻有效。

面团觉醒:见证发酵的奇迹

在对面粉的探究中孩子们知道了高筋面粉最适合做面包,可是和成面团就可以做面包了吗?带着疑问,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瑶瑶说:我在家里见过妈妈做面包,面粉里面是需要放酵母粉的。

晗晗:中班的时候我们做过葱花饼,观察过放了酵母的面团,会让面团变大变松软,面包就是软软的。

在孩子们的讨论下,班级开展了发酵粉和面行动。孩子们仔细观察酵母菌,在温水与糖分的“助攻”下,看着面团如气球般膨胀。他们惊喜地记录下变化:“发酵后的面团有香香的面包味!”

教师思考:孩子们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展现观察、迁移与探究能力。在添加发酵粉观察面团膨胀过程中,将生活经验转化为科学认知。“做中学”契合儿童思维特点,充分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

大三班的小面团正悄悄“长大”,松软面团里藏着奇妙魔法。更多精彩课程,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吧!

(范凯莉  张燕飞  李亚男 高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