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两鬓开始斑白,看手机得拿远或者戴老花镜才能看清,身体也总有些不适?面对这些现象,有些中老年人难免会产生怨恨的情绪,其实这不过是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因为人必然会老去,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勇于接受逐渐衰老的事实,不能将此变成一种心理负担。
毕竟,人活到这个年纪已经不容易了,应该觉得庆幸,还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同时,面对精力的衰退和身体的变化,中老年朋友也不要害怕。因为这些变化并不一定是坏的变化,有时反而是一件好事。比如,工作退休后,虽然心理上有落差,但是时间上充裕了,我们可以去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变化吗?勇于接受这些变化就是一种“服老”!服老不仅是一种淡然豁达的心境,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锻炼要适度
有的中老年人自恃身体硬朗,锻炼时爱过度运动,则容易导致一些由于体力过度透支、情绪波动过大而产生的意外情况。人到老年,身体上不能不服老,不管做什么都不可硬撑着。过高地估计自己身体的“实力”,只会自讨苦吃。因此,中老年人锻炼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青壮年时可以登山、远足,年纪大了则可以散步、遛弯;青壮年时可以溜冰、潜水,年纪大了则可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
饮食要健康
中老年人保持节俭不浪费的习惯固然好,但也要分情况。比如,吃饭时,实在吃不下了,就不要硬是全部吃完;一些剩饭剩菜,该倒掉就倒掉,不要吃了几天了还在吃。这样的“节俭”只会有害于身体健康,反而多花了钱给医院。中老年人吃饭到七分饱即可,应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食油腻、煎炸食物。总之,中老年人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行动“慢半拍”,饮食“七分饱”,这样的慢生活才是适合的。
家庭事务少操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中老年人对家庭的大小事情格外关注,而且事无巨细都得操心。大到买房、购电器、儿女找工作,小到锅碗瓢盆、一针一线,都要过问,把成年子女当成儿童来看待。其实,这都是因为部分中老年人退休后,家庭成为了其活动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单调生活、家庭人际关系以及家庭角色变化等,都会让中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
但是,“操心”要有一定的度,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为别人操心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愉悦他人,还是会给人带来不好的感受?我们已经不再年轻,就不要管太多、管太宽。孩子们的事,他们自己会解决,无需我们过多操心。此外,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来转移注意力。
少攒钱多花钱
人老了,攒钱不如花钱。我们曾经为了家庭、为了子女,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只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现在,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只需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舍得为自己花钱的人,是聪明的人,是会享受生活的人,自然能得到更多健康和快乐。
喜静不喜闹
中老年人有中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可以邀两三个老友对坐闲谈。偶尔谈论到世事的时候,也不必争论是是非非,更不要计较长短,这样才能定心养性、修炼出一个好身体。 据《老年日报》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