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安徽歙县:生态为笔 协同为墨 绘就“两山”转化共富答卷

2025-11-24 19:26:5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黄山市歙县13年来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跨省协同为支撑,通过产业融合、品牌引领、联农带农等多元路径,探索出一条生态富民、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让新安江的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生态是“两山”转化的前提底色。近日,在新安江沿岸,深渡镇污水处理厂正有序运转,池中水流翻滚,经过格栅池、调节、沉淀等多道工序,浑浊的污水逐渐变得清澈。据了解,歙县先后出台200余项制度及配套政策,投资46亿元进行污染防控,特别对新安江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客货船污水实现零排放,城乡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从2012年开始,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始终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每年从上游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

“我们污水处理厂执行的出水标准是城镇一级A,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在50mg/L以内,通过‘AO+混凝沉淀’工艺,经过11道工序,可以使出水COD数值保持在20mg/L左右,远远优于排放标准,为新安江水清岸绿保驾护航。”安徽环境新安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刘勤告诉记者。

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是“两山”转化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曾经,新安江两岸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方式给环境带来压力;如今,通过“公司+村集体+村民”的模式,村民们从砍柴人、捕鱼人变成企业员工、导游和民宿老板,从生态保护的旁观者,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如今,歙县新安江沿线10个乡镇,年接待游客71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7.68亿元。

黄山市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华说:“我们与新安江沿线的凤池村、漳潭村、棉潭村、九砂村开展深度合作。每年给村民们将近300万元分红,我们公司还招聘了大量的本地村民,将近80人,占公司总人数近70%,2025年以来,已经接待游客31万人次,营收达3100万元。”

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赋能是核心路径。歙县搭建“两山”转化平台,建立“县级新安江公司—乡镇级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三级联动模式,推深做实“国企+强村公司”运营模式,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83.5%,通过打造“歙采缤纷”区域公用品牌,将255个品类“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出大山。

“作为县级‘两山’转化核心载体,我们始终以三级联动模式为纽带,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乡村资源。通过‘歙采缤纷’区域公用品牌,将歙县农特产品从生产标准制定到包装设计、渠道拓展全链条赋能,同时聚焦新品研发,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锻造核心竞争力。”歙县新安江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黄仙红说道。

从2012年开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到持续开展3轮试点,再到如今升级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皖浙两省打破地域壁垒,让“两山”理念在这里生动实践。

歙县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胡嘉月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新安江—千岛湖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助力‘两山’转换路径在跨省协作中愈发通畅,同时,携手拓展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两岸百姓共享绿色红利。推动‘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

(王淑良)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