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综合党委的牵线搭桥,我们顺利完成了厂房的扩大升级,实现了产能大幅提升。”黟县山长酒业负责人话语里满是感激与振奋。
自中共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综合党委(以下简称“综合党委”)成立以来,始终以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2+N”产业发展战略部署为核心任务,牢牢把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在为山长酒业解决厂房难题、帮徽猿酒业破解资金困境、促成与溜溜梅战略合作等一系列实践中,奏响了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奋进乐章”,为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黟县,这座坐拥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古县,不仅以宏村、西递的徽派古韵闻名遐迩,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群山环抱、溪水潺潺,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孕育出黑鸡、黑猪、黑茶、黑果、黑粮等“五黑”特色农产品,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当地绿色食品企业多以小微企业为主,存在布局分散、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小散弱”的发展瓶颈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拦路虎”。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黟县味道”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课题摆在了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面前。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基于此,黟县开发区党工委精准对标县委县政府“2+N”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立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链上聚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牵头成立中共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综合党委,以“党建链”串联起“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要素,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为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红色根基”。
建强组织架构,筑牢产业发展“红色堡垒”
产业要发展,组织是保障。综合党委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服务沉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一个覆盖全面、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从根本上破解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战”、企业之间“单打独斗”的发展困境。
在组织架构设置上,综合党委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置”,形成了“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领导机制。党委委员的配备更是充分体现了“多元协同”的特点,9名委员涵盖了政府部门、开发区、链上企业等多个层面,让政策制定者与市场参与者同坐“一张桌”,实现了信息互通、决策共商。
为了让组织架构真正“动起来”,综合党委进一步设立了工作专班和专职办公室,构建起“党委统筹、专班推进、专人落实”的工作闭环。同时,综合党委还实行“1+1”季度轮值制度,每季度召专班工作会议,了解并解决企业各类需求的工作制度,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任务细化为具体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前我们企业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跑了不少冤枉路,问题还不一定能解决。现在综合党委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困难直接找党委办公室,他们会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对接,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徽猿酒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链上企业的共同心声。综合党委通过构建严密的组织体系,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协作壁垒”,将分散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产业链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红色堡垒”。
聚焦急难愁盼,激活企业成长“红色动能”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满意、产业是否受益。综合党委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把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员挂钩企业”“难题清单销号”“部门联动攻坚”等机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服务,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徽猿酒业的“资金之困”与“转型之喜”,是综合党委精准服务企业的生动案例。作为一家以生产特色青梅酒为主的企业,徽猿酒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不仅无法按时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甚至面临停产风险。
综合党委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专题协调会,将徽猿酒业的资金需求作为“紧急难题”进行重点攻坚,协调县农商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党员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情况和资金需求,为其提供低息贷款。“从提交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综合党委全程跟踪协调,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徽猿酒业的负责人感激地说。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综合党委通过“党员挂钩企业”机制,组织18名党员干部与6家链上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累计收集企业反映的用地、融资、用工、市场拓展等各类难题10件,通过“难题清单销号”和“部门联动攻坚”机制,已成功解决10件,解决率达100%,用“实打实”的服务让党建工作从“纸上”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推动协同发展,打造产业链升级“红色样板”
如果说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是“点对点”的精准服务,那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则是综合党委的“全局性”战略任务。综合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协同、以协同强产业”的工作思路,通过搭建党建联建平台、整合产业资源、推动“链企合作”等方式,着力打造“原料种植—加工生产—文旅体验—品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破解以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的“链短不强”难题。
促成黟县绿色食品企业与行业龙头溜溜梅的战略合作,是综合党委推动“链企合作”、实现产业升级的标志性成果。溜溜梅作为国内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而且在品牌运营和市场推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黟县的绿色食品企业则拥有优质的“五黑”农产品原料,但普遍存在研发能力弱、品牌影响力小、销售渠道窄等问题。
如何将黟县的原料优势与溜溜梅的品牌渠道优势结合起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这成为综合党委重点推动的工作方向。为了促成此次合作,综合党委可谓“下足了功夫”,主动对接溜溜梅总部,与县直相关部门、乡镇一同前往溜溜梅果园集团总部考察交流,向企业介绍黟县的生态优势、“五黑”农产品资源以及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潜力。经过多轮沟通协商,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链与溜溜果园产业研究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推动“链企合作”,综合党委还着力搭建产业链党建联建平台,促进链上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组织开展“产业链党建交流会”“技术交流沙龙”等活动,让企业党组织书记、技术骨干、营销团队齐聚一堂,分享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生产技术难题、对接产品供需信息。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见效,推动黟县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黟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3.04亿元,同比增长5.2%。形成以米酒、青梅制品、糖水板栗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构筑起党建引领有力的“红色样板”。
党旗飘在产业链,服务沉到第一线。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下一步,黟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综合党委将继续深化“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优化服务机制、强化资源整合,重点围绕“五黑”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杨欣怡)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