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在北京联合举办旅游目的地发展创新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风物报告》,“一夜鱼龙舞”的汪满田嬉鱼灯成功入选,系黄山市唯一。歙县文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炯受邀出席活动,揭秘了这一传统民俗从山村走向世界的创新实践。
活态民俗,点亮文化仪式感
谈及汪满田鱼灯的独特价值,吴炯强调其“活态传承”的生命力:“它不仅是省级非遗,更是一种延续了六百年的‘有温度的文化仪式’。”每年正月,村里都会举办盛大的鱼灯会,为家家户户送去“年年有余”的祝福。“鱼灯”也已成为歙县文旅的核心吸引物,2025年春节,“去歙县看鱼灯”跻身“十大非遗热门玩法”。
三大转变,重塑文旅新体验
从“季节性活动”到“全年有看点”。
如何让地域文化符号成为游客“第一张名片”?歙县探索出“三个转变”路径:举办“鱼跃星河”七夕夜游、“鱼龙共舞”暑期活动等120余场四季主题策划,吸引超200万人次参与,打破春节的时间局限。 全县打造10家鱼灯主题民宿(酒店)、6家主题餐厅及91家非遗工坊,今年相关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江南百景图》《原神》《桃源深处有人家》等游戏及支付宝贺岁片、蒙牛微电影都有鱼灯身影,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鱼灯亮相日内瓦WIPO总部、吉隆坡唐人街、西班牙春节庙会,登上《费加罗FIGARO》杂志封面,以“祈福”“团圆”的共通情感传递东方美学。
创新与坚守,平衡传统与市场
在创新与传统的平衡上,歙县守住“文化真实性”底线。发布《歙县鱼灯制作技艺》《歙县鱼灯质量要求》《歙县鱼灯表演服务规范》三项团体标准,通过230余项版权登记与24类商标保护,杜绝粗制滥造。推出“锦小鲤”IP,研发推出鱼灯文创产品超500款,让文化“可以带回家”,同时通过达人打卡、NPC互动等方式,让古老民俗焕发新的生命力。
下一步,歙县将聚焦人才培养,推进非遗进校园,培育“守艺人”与“新匠人”结合的演艺团队;探索“大师工作室+标准化车间”模式,兼顾技艺传承与规模化生产;深化鱼灯IP与文旅场景融合,拓展跨界合作,延伸价值链。
从徽州山村游向世界,汪满田鱼灯以其六百年的灯火,照亮了非遗文旅的创新之路。歙县的实践证明:唯有让传统与时代对话,古老的非遗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异彩。(郑韵涵)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