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黄山市休宁县各地再生稻头茬陆续成熟,种植大户和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近日,在休宁县齐云山镇,530余亩再生稻迎来头茬收割高峰。金黄的稻田里,数台收割机高效作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为保障再生稻“一种两收”效益最大化,齐云山镇精准把握8月10日至20日的关键收割期,创新推行系列技术措施。提前7天排水晒田,便于机械化作业;收割前10天统一施用促芽肥,促进稻桩腋芽萌发;动态调整留茬高度,为再生稻生长创造最优条件。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今年再生稻亩产较往年显著提升。
“头季亩产640公斤,再生季还能收250多公斤优质稻,全程机械化让成本和产量都有保障!”种粮户詹丽平正指挥收割机作业。她今年种植的250余亩再生稻,从育秧到收割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再生季争取了充足生长时间。
近年来,齐云山镇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技术培训、政策补贴等举措调动农户积极性。目前全镇头季再生稻收割进度已过半,预计8月20日前全面完成。这种“头季优产、再生季增效”的模式,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万安镇再生稻机收现场传来喜讯,经休宁县农技中心有关部门实地测产验收,当地一块再生稻田亩产达592公斤,整体平均亩产较去年同地块有显著提升,这一成果标志着当地再生稻种植在第二年便取得显著突破,为区域粮食增产和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此次测产严格遵循有关测产标准,由休宁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关部门全程参与,通过实地丈量面积、机械收割、去除水分、现场称重等规范流程,最终确定该地块再生稻最高亩产592公斤。种植户介绍,作为当地再生稻种植的第二年,能取得这样的产量远超预期,既得益于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也离不开农技、农机部门在耕种收环节的专业指导与服务。
再生稻作为一种省工、省时、高效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在万安镇逐步推广。此次产量的大幅提升,不仅展现了再生稻种植的潜力,更为周边农户树立了标杆,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具有积极意义。
(汪杭杭 张小红)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