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日,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开展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全体镇干部将共同参与此次生态建设行动,为打造绿色家园添砖加瓦。
科学部署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此次植树活动选址于黄山市呈坎镇坞石东边坑便道西侧,是连接灵山与西坞石的重要生态走廊。据呈坎镇林业站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适宜林木生长,但部分道路因近期降雨存在淤泥湿滑现象。为此,林业站提前部署,统一调配树苗和工具至活动现场,并建议参与者穿着雨靴以确保安全。
本次种植的树种为银杏大苗。银杏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其适应性强、寿命长,对改善空气质量、涵养水源具有显著作用。林业站工作人员强调,尽管树苗数量有限,但将严格把控栽种质量,现场安排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
党建引领凝聚绿色发展合力
义务植树活动是呈坎镇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全体镇干部将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挖坑、培土、浇水等环节。
活动前夕,镇政府已发布志愿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为生态保护注入红色动能。“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次活动不仅是落实国土绿化行动的具体实践,更是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契机。
技术赋能提升植树质效
为确保科学种植,呈坎镇林业站创新采用“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模式。活动现场将划分若干责任区,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规范操作。技术人员特别提示,银杏大苗根系发达,需挖设直径80厘米、深度60厘米的树坑,回填时需分层压实并浇透定根水。
生态惠民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呈坎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双轮驱动。此次植树区域未来将纳入灵山—西坞石生态旅游线路规划,成片的银杏林不仅可优化区域小气候,更将成为秋季乡村旅游的“金色名片”。据测算,该片林木成熟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超20吨,释放氧气约12吨,生态效益显著。
“种下的是树苗,孕育的是希望。”参与活动的青年干部朱金晓说。从“义务植树”到“全民护绿”,呈坎镇以务实行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场春日里的“绿色接力”,既是对传统农耕智慧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的积极探索。随着一株株银杏苗扎根沃土,一幅“林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古徽州大地徐徐展开。
(薛剑锋)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