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山不绿,有水皆清。优良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过去一年,黄山市徽州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提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24年度,我区PM2.5平均浓度为21ug/m3,同比改善5.8%。PM10平均浓度28.2ug/m3,同比改善6.9%,全市排名第一,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6.3%。根据省生态环境厅通报,1-11月我区PM2.5在全省45个市辖区中排名第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率100%。
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发力。持续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严格按照排污权交易制度、流程,完成全省首笔水排污权交易,成交总金额14.78万元。持续推动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完成3户企业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实现乡镇充电桩建设全覆盖,累计建设充电桩338个。打造年产5万吨竹制品智能循环产业园,全市首个“以竹代塑”项目开工建设。以望丰EOD项目为抓手,完成2号沟环境整治及周塘水库整治清淤任务。积极谋划实施大黄山建设-徽州区水安全综合提升及水生态农业建设等项目。
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完成新一轮10户企业废气深度治理。不断提升园区无组织废气监管水平,采购专业化监测设备开展VOCs溯源走航,精准识别污染源。全面抓实秸秆禁烧,全年卫星遥感监测“零火点”。从严整治饮用水水源地内违法经营行为,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源地巡查。指导企业提升危废监管能力,组织73家企业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异彩纷呈。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发现“四不像”中华鬣羚、食物链“顶级选手”鹰雕、濒危物种梅花鹿等伞护种和旗舰种生物。强化生态环保宣教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师生、社会群众200余人次现场了解农村面源污染绿色防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指导生态环保教育基地以生态茶园为基础,拓展生物多样性户外课堂,谢裕大茶博园荣获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称号。
青山作证,绿水为凭,下一步,徽州区将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扎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拓展“两山”理念转化实现路径,让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更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更足。(邵静)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