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玉米酒以及以黑玉米为原料制做的顶市酥、徽墨酥、茶香饼等各式糕点,黑猪火腿、腊肉、香肠,风干黑鸡等农副产品60余种,无黑不成品成了黄山市黟县柯村镇柯村裕农电商中心门店的特色,有不少产品还成了市场上的“爆款”和“新宠”。经营这家店的,是一位来自合肥的胡静女士。
胡静告诉我们,没来柯村前,她一直在合肥市区经营定制家具和餐饮多年,生意还算红火。2021年8月的一天,她和闺密结伴自驾到黄山游玩,其间不经意来到柯村,一下子被这里山水环抱、古朴厚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所吸引,同时了解到,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孕有黑猪、黑鸡等“五黑”风物特产,还有黄精、青梅、竹笋、硒米等弱碱富硒的美味食材,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这些农副产品很难外销,于是买了一些用于自家餐馆,品尝过的朋友都说好,时间一长,便有了想法,与其做“黑”的搬运工,还不如植根柯村与“黑”为伍做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于是在2O22年11月,为推动柯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整合、研发及销售,柯村裕农电子商务公司正式通过注册,柯村裕农电子商务中心在柯村石云河畔揭牌运营,主打“黑色”家珍。
两年多来,胡静与她的公司采取与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把村民种植的“黑色”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年销售额100多万,全村200多户户均增收3千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胡静成了村子里的大忙人和大红人,村民夸她是他们的贴心人。
“在加工营销农副产品过程中我真正读懂了柯村,90年前柯村暴动取得胜利,成立皖南苏维埃政府,建立了苏区革命根据地,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这里驻足,军民鱼水深情演绎许多佳话传唱至今,是名符其实“皖南红色第一村”;新时代的柯村红色、绿色、金色、古色和黑色,多彩交织,绘就了一幅幅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画卷,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能为革命老区的百姓做点事、助把力,内心感到特别自豪和满足”胡静谈到柯村显得特别激动。
了解胡静的村民知道,在她柔弱甜美的外表下更多的是炽热和坚定。两年多来,她把大部分时间留在村里,要么搞直播带货、与团队一起研发,要么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在摸清农副产品真实情况的同时,也在不停传递分享市场信息,为畅通柯村“五黑”风物特产市场销售渠道不遗余力。
柯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柯文平对胡静如此评价,胡静和她的公司是助农兴农的好帮手,过去黑玉米等农副产品很难卖出去,大部分烂在地里,现在好了,开发的“黑家珍”系列农副产品供不应求,村民再也不用发愁了,村民得了实惠,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2023年,胡静被柯村镇人民政府聘为柯村红色文化宣传大使。县里有关部门还邀请她作“双创”经验报告。2023年5月,她应邀在安徽电视台直播间做客,宣传她开发设计的柯村红色文创品以及“黑家珍”农副产品。同年11月,安徽卫视专访胡静并报道了“大山里的黑珍珠”。现在,她通过柯村这个“主阵地”辐射整合、开发了柯村周边10多个乡村农副产品,握指成拳,蓄势而发,先后在黄山国际机场、宏村景区游客中心以及省广电中心等设立柯村“五黑”风物特产固定窗口进行宣传营销,不少产品已销往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
她说,她要一条道走到“黑”,与“黑”磕到底,把柯村“五黑”风物特产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才是她真正的目标。(柯村镇 彭正阔)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