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黟县西递镇源川村地处西递镇东南隅,距镇中心8公里、黟县县城16公里,是黟县与休宁县的交界村,辖8个村民组1044人。近年来,西递镇源川村坚持党建引领,锚定强村富民目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从“扬尘村”变成“梅好村”,助推基层治理“一路生花”。
组织覆盖,变“有形”为“有效”。近年来,随着昌景黄、池黄高铁的穿境而过,“黟县东站”高铁站在源川村建设运营,给全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5年的高铁建设打通了源川致富路的同时,各类问题也随之而来。源川村紧紧压实党支部职责,以“五微”行动为抓手,以网格化为依托,树立了“把村里群众当亲戚走、把上门群众当客人待”的干部工作作风,村干部敞开大门办公、群众来访优先接待。开展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前,坚持听取群众意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党群联心、发展共赢。
多元共治,变“村事”为“家事”。源川村积极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探索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户主会、百姓评理说事等村民议事形式,让村民们主动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充分运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借古喻今、悉心规劝,为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妥善处理村民矛盾纠纷17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积极动员村民代表、乡贤理事会成员等力量参与调解。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送戏下乡、村晚村碗、电影放映等活动57场次,持续开展“最美婆婆”“最美媳妇”“勤劳之星”等评选活动29次,进一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产业兴旺,变“青山”为“金山”。源川村山多地少,一直以种茶采茶和种桑养蚕为主,产业模式的滞后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瓶颈。为此,源川村借助高铁区位优势发展壮大青梅产业的目标,并远赴浙江安吉余村、嘉兴海盐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青梅种植规模达1200余亩,销售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积极推动“黟梅”品牌商标的注册,打造了一条集基地、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黟梅酒”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程方妍)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