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矛盾纠纷是群众最直接的“心头事”。今年以来,砀山县赵屯镇锚定“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将人民调解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通过建强队伍、优化机制、下沉服务,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和风细雨”化解矛盾纠纷,为全镇和谐稳定与乡村振兴注入“调解力量”。
一、建强“调解队伍”,打造基层治理“主力军”
一方面广纳贤才建队伍。赵屯镇整合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乡贤能人等资源,吸纳“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等骨干力量,实现“一村一调委会、一组一调解员”的全覆盖,让矛盾纠纷“有人管、有人解”。另一方面精准培训提能力。每季度开展人民调解专题培训,邀请法官、律师围绕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劳务争议等常见矛盾,讲解法律条款与调解技巧;组织调解员参与法院庭审观摩、案例复盘研讨,提升“辨是非、明法理、解矛盾”的实战能力。
二、优化“调解机制”,构建矛盾化解“全链条”
为避免矛盾“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赵屯镇构建“排查-调解-回访”全链条工作机制,让矛盾纠纷在萌芽阶段得到化解。一是常态化排查“找隐患”。平时网格员、调解员常串门,发现邻里吵架、耕地边界争执等苗头,马上上前劝,提前化解小事,做到“隐患早发现、情况早掌握”。二是分级化调解“提效率”。针对矛盾复杂程度,实行“村级初调、镇级联调”分级处置。简单纠纷由村级调解员现场化解;跨村域、多主体的复杂矛盾,由镇司法所牵头,联合民政、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调解”,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确保“矛盾不推诿、化解不拖延”。三是跟踪式回访“防反弹”。对已化解的矛盾,开展电话或入户回访,了解当事人满意度及后续情况,防止矛盾“死灰复燃”。

三、下沉“调解服务”,打通为民办事“零距离”
赵屯镇坚持“矛盾在哪里,调解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将调解工作与群众需求深度融合,让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流转、农资质量、灌溉用水等纠纷,调解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在农忙间隙现场办公,用“农家话”讲清政策法规,用“身边事”化解对立情绪。同时,在10个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人民调解服务站”,公示调解员姓名、联系方式,方便群众随时申请调解。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调解机制,定期上门排查赡养、监护等潜在矛盾。今年已化解涉老赡养纠纷18件、涉未成年人监护纠纷3件,用调解守护特殊群体权益。
四、融合“普法宣传”,筑牢预防“防火墙”
赵屯镇将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结合,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普及法律知识,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每月选取3-5个典型调解案例,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解读,用“身边事”讲解《民法典》《土地管理法》,让群众“听案例、知对错、懂法律”。
如今,人民调解已成为赵屯镇基层治理的“减压阀”“润滑剂”。下一步,赵屯镇将继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以更优的调解服务、更实的治理举措,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和谐留在身边,为全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邵曼)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