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曹凌村新落成的钢构厂棚里,村民张先生忙着整理棚里的玉米,他的脸上不见了数月前的焦躁与固执。不久前,因这处用于粮食储存的厂棚建设用地,张先生与邻居之间发生了一场纠纷。
事情起因于土地置换。张先生因自家没有合适场地,与邻居协商换地。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他实际使用的土地却超出了邻居置换的范围。镇村干部多次上门,与张先生及其妻子沟通,要求退出多占部分,但夫妻二人坚信自己是一比一置换,拒不承认多占。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朱仙庄镇创新的“朱事好商量”矛盾调解机制发挥了作用。镇级调解室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了一个特殊的调解团队——不仅有镇村干部,还请来了与张先生是亲戚关系的企业家,从公心、亲情、乡情的角度沟通劝解。这种“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触动了张先生,他主动将大棚西侧水井占用的土地归还给邻居,一度紧张的邻里关系重归和睦。
这场成功调解,正是朱仙庄镇近年来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六尺巷工作法”的一个生动缩影。该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打造“朱事好商量”矛盾调解品牌。镇里设立“支个招”工作室,村里创建“红色议事厅”和“村民说事庭”,构建起覆盖镇村两级的议事协商网络,让群众的心事“有处说、随时说”。
“过去群众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固定场所、固定机制,大家自然愿意来说事。”朱仙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已召开各类说事会100多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8件,为群众办实事54件。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到邻里琐事调解,从村务公开到惠民政策落实,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都被纳入协商议事范围。
如今,朱仙庄镇通过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正稳步走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善治新格局,“有事好商量”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沈前程)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