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当阳光洒满街道,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已开始忙碌,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居民。在这里,公共文化服务已深深融入日常,成为辖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亮色。近年来,高岳街道紧扣“民生所需、群众所盼”,倾力打造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激活服务功能、护航青少年成长,让文化馨香飘进千家万户,奏响了城乡结合部地区文化惠民的新乐章。


需求清单变幸福蓝图,文化空间为民生而建
“以前想打乒乓球,经常找不到地方。现在好了,文化活动中心不但有专门的球室,开放时间也更长了!”家住高岳社区的李大爷一边擦拭球拍一边笑着说。在对街道文化站升级改造之前,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广泛收集群众对文化空间的使用诉求,将大家期盼的“需求清单”精准转化为“改造施工图”。


改造后的文化空间焕然一新,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科学规划了图书阅览室、综合多功能厅、曲艺排练室、书画室、科普室、心理辅导室及健身房等功能区域。各空间有机融合,布局合理,动静分离。图书阅览室宽敞明亮,藏书种类针对居民推荐进行了增补;排练室配备了专业的音响和把杆,满足了文艺团队的排练需求。“我们就是要把优质文化资源直接送到老百姓身边,让这里成为大家愿意来、待得住、玩得好的精神家园。”文化站管理员介绍道。这一民生导向的升级举措,也让高岳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2024年成功获评“安徽省一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功能室门常开聚人气,文化根脉深植润民心
清晨,书画室里墨香四溢,几位老人正在挥毫泼墨;午后,舞蹈队踩着欢快的鼓点翩翩起舞;傍晚,健身房和乒乓球室内人影攒动,充满了活力……如今的高岳公共文化空间,各功能室从早到晚“活”力全射,真正实现了“大门常开、活动常新”。
为了将文化服务深深“沉”入基层,文化站积极孵化、规范各类文体队伍。目前,已稳定活跃着舞蹈队、腰鼓队、旗袍汉服走秀队、健身气功队、太极拳队、舞龙队、书画小组等十余支队伍。同时,常年面向辖区居民开设免费艺术普及培训班,从少儿绘画到成人瑜伽,多元课程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
文化站更注重以传统节日为纽带,激活文化认同。依托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举办的特色民俗活动,将文化种子播撒进群众心田。据统计,高岳街道文化站年均吸引参与各类活动的群众高达4万人次,年均组织文化活动超过200场。这份活力也绽放在更广阔的舞台:文化站选送的健身秧歌《情满相淮》在2023年安徽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中折桂,舞蹈队也在2024年淮北市运会广场舞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暖心护航助力成长 科普启迪未来梦想
“我最喜欢来这里看书了,有很多绘本和故事书,环境比家里还舒适!”小学三年级的乐乐是图书阅览室的常客。针对辖区青少年,文化站精心打造了充满童趣与关怀的成长空间。
图书阅览室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阅读区,色彩明快,座椅舒适,定期更新儿童绘本、中外名著、科普读物等,成为孩子们课后和假期的“知识充电站”。“这里的环境能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我们家长很放心。”一位前来接孩子的母亲表示。
三楼的心理辅导室,则是一个温馨、安全的倾诉空间。“有时候学习上遇到压力,或者和同学有点小矛盾,来这里和老师聊一聊,心里会舒服很多。”一名初中生分享了他的感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在此值守,通过沙盘、绘画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

科普室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配备了机器人模型、科学实验器材等丰富设备。街道科普志愿者每月定期组织开展“神奇的毛细现象”“自制小小电动机”“航天知识小讲堂”等主题丰富的科普活动,通过互动体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实践过程。这些常态化科普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高岳街道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运营模式,让这座“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持续焕发活力,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滋养精神、赋能生活的幸福载体,为基层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孙佳聪)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