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环保工程学校多名学生志愿者为文创活动注入活力
从朱山的日出到感人肺腑的拉魂腔,每一帧画面都蕴藏着泗县的故事。近日,一场洋溢着青春气息与文化魅力的文创活动在泗县火热开展。宿州环保工程学校的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指导下,承担起部分拍摄与剪辑工作,用镜头与创意为这场文创活动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活动筹备期间,央视导演团队走进宿州环保工程学校,对学生进行选拔与系统培训。志愿者们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专业潜质,主动与导演沟通交流,深入理解拍摄任务,迅速掌握了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先进拍摄设备,为后续实战做足准备。
从国庆节至今,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以高清镜头捕捉了刘圩大饼、泗州戏、许记酱菜、王族报老面馆、泗县乡村大席、绿豆金钱饼、葱香麻鸭、药物布鞋等一个个生动场景。无论是文创产品的精巧细节,还是参与者的热情互动,都被他们一一细致记录。在百姓茶馆与泗州戏团,他们穿梭于人群之间,协助采访文创创作者与参与者,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与灵感。无论是烈日下的奔走,还是反复调整拍摄角度的坚持,都体现出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专注。

拍摄告一段落,夜晚的剪辑室成为志愿者们另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们围坐电脑前,精心筛选素材,将零散镜头巧妙拼接、调色、配音,并运用AI扒词、智能生成视频片段等技术完成后期制作。为了让宣传视频更具感染力,他们常常反复推敲画面衔接与音乐搭配,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经过数日努力,一系列主题鲜明、制作精良的文创活动宣传视频陆续完成。这些作品不仅生动呈现了泗县文创的丰富内容与独特韵味,更透过青春的视角,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表达方式。
“起初大家并不太了解什么是文创,直到用镜头记录下制作药物布鞋的老匠人那双专注的手,才真正明白文化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力量。”志愿者队长王胜拼的这番话,道出了团队成员共同的心声。央视活动负责人也表示:“学生志愿者以新潮的视角和青春的活力,激活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密码。这种‘青春赋能’的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此次学生志愿者参与泗县文创活动的拍摄与剪辑,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更是一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探索。在青春力量的浇灌下,泗县的文创活动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古县城的独特魅力。
(王勇)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