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始终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以系统思维构建“党建引领、宣传聚力、榜样带动、阵地支撑”的工作体系,让文明新风劲吹乡村大地。
党建多维领航,夯实文明“根基”。李庄镇以“党建 + 乡风文明”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工作机制。指导各村修订“一村一约”,将婚俗改革、节地生态安葬、破除封建迷信等内容纳入其中,配套制定和美积分细则,实现“积分分值”向“文明价值”转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执行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带头抵制高价彩礼与铺张浪费。创新“党员微网格”治理模式,将党小组建在田间地头,通过“茶桌议事会”化解陈规陋习矛盾,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线上线下协同,奏响文明“强音”。构建立体宣传矩阵实现全覆盖,线上依托“砀山县李庄镇”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常态化推送政策解读与典型案例,打造“云端思政矩阵”;线下通过横幅、LED屏、乡村大喇叭传播理念,发放宣传资料超5000份。组建乡土文艺队,编排《移风易俗快板书》《扫黄打非三句半》等作品,结合“曲艺下午茶”“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等活动开展沉浸式宣传。同时,党员群众志愿者深入街头巷尾、农户家中开展宣讲,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文明理念随民俗浸润民心。
榜样引领示范,激活文明“内核”。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累计选树先进典型50余户,通过红榜公示强化示范效应。组织“好家风分享会”,邀请典型代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效应。发挥党员干部“头雁”作用,公示党员承诺书,组织集中宣讲,在婚丧简办、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带头践行新风,以行动诠释文明内涵。引导乡贤能人主动参与矛盾调解与政策宣讲,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文明传播的重要力量。
创新实践阵地,打造文明“引擎”。整合资源建成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套“特色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打造李园新村信用广场、“红色说事场”等特色阵地,构建村级“文明实践圈”。推出“文明实践四季行”行动,春季办“耕读传家”读书会、夏季开“纳凉评理”议事会,将移风易俗融入生产生活场景。设立“和美积分超市”,村民参与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可兑换物资,累计兑换18.33万分,惠及917户农户。组建9支志愿服务队,开展“银发课堂”“七彩课堂”等活动,以阵地赋能文明实践长效开展。
(王恒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