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淮海经济圈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李庄镇:党建领航织密治理网 合力赋能绘就振兴图

2025-08-21 12:15:33 来源:   编辑:曹凌   

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治理为基、发展为要”思想,将党组织建设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从“单一发展”到“多元共生”的转变,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织密组织网络,夯实治理根基。李庄镇以建强组织堡垒为核心,构建全域治理骨架。持续优化组织体系,打造“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架构,设置一级网格长1名、二级网格长9名、三级网格长66名、网格员108名,党员中心户158名,形成“镇有党委统筹、村有支部落实、格有小组兜底、户有党员联带”的治理链条。建成全县首个“数字乡镇”云平台,开发在线咨询、办事信箱等功能,推动民生诉求“线上受理-线下办理-线上反馈”闭环运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色议事厅、“红色说事场”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干群夜话”,建立“问题收集-责任分解-整改销号”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

激活多元动能,凝聚治理合力。该镇以自治、德治为抓手,撬动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组织党员、乡贤、群众代表调研制定“一村一约”,将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纳入规范,并通过道德评议表彰先进,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依托“信用积分超市”,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可获积分兑换物资或享受商户优惠,累计兑换18.33万分,惠及917人次。同时,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汇聚社会力量,组建10支志愿宣讲团队,打造“庭院课堂”“农家书屋小学堂”等“学习打卡地”,开展进社区、田间地头宣讲200余次,覆盖3000余人次;通过“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文化浸润乡风文明。

创新解纷机制,筑牢和谐根基。李庄镇坚持“党建+调解”模式,成立村党总支书记挂帅的调解工作小组,吸纳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参与,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倾听诉求、疏导纠纷。构建多元联动机制,整合司法、公安、民政等资源,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督导评单”模式,打造“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实现“只进一扇门、事项全办结”;建立“专业调解+社会力量+乡贤能人”多元解纷库,针对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高频问题精准匹配团队,并引入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推动“案结事了人和”。依托智慧治理平台构建矛盾纠纷数据库,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常态化排查隐患,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干预”,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融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该镇以文化联育激发活力,以产业发展夯实根基。高标准打造综合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设置舞蹈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并免费开放,落实文化管理员制度;策划“万福送万家”“重阳节文艺演出”“四季村晚”等活动,传承“蓝印花布”“砀山唢呐”等非遗项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一村一品”,依托“南瓜北果东棚西工”布局,为各村定制路径:镇东村车厘子产业园整合冷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海升新村创新“电子商务+积分超市”模式,收销农产品10万余元带动村集体增收;振兴社区、贾楼村等推行土地托管,实现耕、种、管、收、售一体化;推广“互联网+快递+电商+特色农产品”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群众持续增收。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治理模式,拓展组织覆盖、创新参与载体,推动治理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效能向全域提升,以高质量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杨浩)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