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正站在发展的新十字路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镇从传统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满足乡镇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之举。如何在乡镇激活新质生产力,成为亟待深入思考与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筑牢乡镇产业发展根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对于乡镇而言,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智能种植、养殖技术。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需求精准供水,降低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推广无人机植保,高效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人力成本与农药使用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可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让科研成果在乡镇企业中转化落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乡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为重要路径,拓展乡镇经济发展空间。产业融合能打破乡镇产业界限,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首先,深化农业与加工业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例如将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休闲食品、预制菜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像把本地优质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不仅解决农产品保鲜难题,还能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其次,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利用乡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线路,让游客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城市餐桌的快速流通。
以人才集聚为关键要素,为乡镇发展注入智慧源泉。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与推动者。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资金、子女教育优惠等,吸引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创业就业,为乡镇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电商运营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让本土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镇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以优化环境为重要保障,营造乡镇发展良好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的“沃土”。在硬件方面,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让农产品运输更便捷;提升网络通信设施,满足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在软件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造,让创新者安心发展。
乡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深刻变革,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人才集聚、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只有如此,才能激活乡镇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新质生产力在乡镇大地开花结果,实现乡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刘畅)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