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措并举推深做实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树品牌、创特色、搭平台、建阵地、强队伍“五位一体”工作法,把普法工作融入退役军人工作全流程、各领域,推动法治建设落细落实,让普法宣传润入兵心,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基础。
构建“三级联动”普法网络,打造“志愿红”普法品牌。
依托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县15个镇(园区)、175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建成全国示范型站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网络。抓牢重点人群、盯紧重点时节,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军营、网络开展“入户式”“点单式”普法“六进”活动22场次,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打造县、镇、村“1+15+N”的志愿服务队组织架构,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226支,分类建立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分队,通过集聚退役军人“橄榄绿”力量,发扬普法“志愿红”精神,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普法渠道,以“案例解析+互动问答”“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法润兵心,结合线上传统媒体、新媒体,综合运用图文、图解、动漫、短视频等丰富内容,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擦亮忠诚担当军人底色,实现服务全覆盖。
突出退役军人普法特色,营造尊崇尚法强大声势。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突出“军旅”特色、“尊崇”主题,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融入调解过程。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设立无人律所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法律服务,开启了公共法律服务自助化“互联网+”信息化新模式,将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在线调解、律师咨询等法律服务资源有机整合,为退役军人、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维护提供了重要窗口渠道。
搭建“立体式”普法平台,筑牢军人权益保障根基。在县司法局、15个镇(园区)和175个村(社区)设立老兵调解室、法律援助联络点;成立退役军人维权律师服务团,常年向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化解、普法讲座等法律服务,有效实现法律服务线上与线下相融合。
打造“拥军联盟”普法阵地,弘扬法治惠军时代风尚。成立砀山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广泛宣传退役军人工作法律政策,全方位为退役军人提供帮扶指导、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心理调适等服务。砀山县568家拥军联盟成员单位,除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产品”“优先待遇”“优惠价格”等三优服务外,还积极宣传退役军人工作法律政策,成为退役军人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
打造“法治+荣誉”激励体系,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深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法治教育功能,将普法工作与退役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相结合,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发挥“退役军人”示范引领,将普法宣传融入“红色文化进校园退役军人展风采”活动中去,“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防震经常深入全县各村组进行普法宣传和党史宣传。针对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建立“一对一”法律顾问制度,为12家军创企业提供风险预警等法律服务。全县34名兵支书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排头兵”。为退役军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成功,其案例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采用,成为普法典型。利用今年5月份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契机,加强民法典宣传,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题、提供咨询等形式,深入讲解普及退役军人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优待抚恤、烈士褒扬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保障政策,彰显法治崇军使命担当。
砀山县将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工作与法治宣传、政策解疑、意见收集、思想疏导等工作有效紧密结合,切实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张建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