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留守儿童与假期“看护难”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开展的“有为小课堂”,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纽带,通过辅导作业、组织手工活动、开展趣味游戏等形式,不仅填补了家庭教育缺位的空白,更在钢筋水泥的社区中搭建起一座充满温情的成长桥梁,为儿童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有为小课堂”是弥补教育资源缺口的有效实践。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假期无人照管的儿童也面临学业荒废的风险。大学生志愿者凭借知识储备,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手工制作与游戏互动中,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得到激发。例如,通过制作简易模型、开展科学小实验,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可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知识的传递不再局限于书本,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认知天地。
这一课堂更是情感关怀的温暖港湾。对于长期缺少陪伴的孩子而言,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爱如同春日暖阳。一起做游戏时的欢声笑语,手工创作时的耐心指导,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情感慰藉。志愿者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建立自信与安全感。这种情感联结不仅能缓解孩子的孤独感,更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感受到社会的善意与支持。
从社会层面看,“有为小课堂”还是促进社区和谐的催化剂。它搭建起不同群体沟通的桥梁,大学生深入社区服务,增进了对基层社会的了解;家长因孩子得到妥善照顾而减少后顾之忧,更愿意参与社区建设;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增强了社区归属感。这种良性互动打破了城市社区邻里疏离的壁垒,让互帮互助、温暖友爱的氛围在社区生根发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当然,“有为小课堂”的持续发展仍需多方助力:社区应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课程体系与安全保障;高校可建立长效志愿服务机制,提升志愿者专业素养;社会各界也应给予资源支持,为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唯有凝聚合力,才能让“有为小课堂”成为永不落幕的温暖课堂,持续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社会发展培育充满希望的未来力量。
(贺蕊)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