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淮海经济圈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麦浪奔腾党旗红

2025-06-06 17:18:01 来源:   编辑:曹凌   

5月30日下午,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瓦房村的麦田里,4台联合收割机列队驰骋,钢铁巨兽轰鸣过后,2900亩金色麦浪转瞬化作粮仓中跳跃的珍珠。

“虽然今年前期雨水不足,但我们种的这个小麦品种抗倒伏性强,订单收购价每斤比市场价差不多能高0.15元。”村委会主任李朋拍打着手心的麦粒介绍。在他身后,打捆机正将秸秆压缩成方砖,运输车往来如梭,两天内完成全村收割的“渠沟速度”令人惊叹。

“老哥,这第三车麦子给您送来了!”下午时分,烈日炙烤大地,有着30年党龄的贾善田拿起车把上的毛巾擦把汗就急忙跳下摩托三轮车,帮72岁的贾东岭老人码放粮袋。

贾东岭是瓦房村村民。平日里,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务工,由于离家较远,也就是春节前后能够赶回老家团聚一次。“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一两亩的麦子又不想麻烦孩子们来回跑。再说了,来回跑一趟,花费可不小。”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群众有难处,党员想办法。为了解决村里独居老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瓦房村的党员志愿者已连续几年帮助大家干农活。“早上5点,小贾就骑着三轮车来我家里,问我今天准备什么时候收割,还有什么困难,真是啥事都想在我们前面。”老人摩挲着麦袋说道。

“我们家也是村里党员帮忙给收割的。村里大小事情,只要他们一出现,咱老百姓心里踏实。”81岁的村民贾成立同样感激地说道。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村里已不鲜见,几十名佩戴党徽的志愿者走村串户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排忧解难。

“不用感谢,我们作为党员应该为群众做好服务。当前不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嘛,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和锤炼。”贾善田笑着回应村民的感谢。他婉拒了村民递来的矿泉水,骑着三轮车,又准备去帮助其他村民。三轮车逐渐走远,但来回奔波的车轮印证着党员们为民服务的初心。

“秸秆晒路上,车轮打滑要出大事!”支部委员王丹丹和后备干部尤晶晶拽住欲铺秸秆的村民,她们的衣衫早已汗透。由妇女组成的禁烧宣传队,每日在村里巡行,宣传秸秆禁烧和安全知识。“他们男同志拉粮食有力气,俺们女同志也能出把力。”在渠沟镇田间地头,巾帼志愿者也在奋力守护平安、助力午收。

据了解,今年渠沟镇小麦种植面积达5.2万多亩,目前午收工作已全面完成。“前期我们对农机手进行了系统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收割效率。同时,我们还对午收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农机调配、秸秆禁烧,都做了细致安排,做到完成午收任务,确保颗粒归仓。”渠沟镇副镇长穆井义说道。

暮色中,最后一车麦粒被装袋归仓。渠沟镇5.2万亩麦田喜获丰收,夏玉米播种正同步展开。镇党委书记王谭俐望着远处收割完毕的田野感叹:“农机解放了人力,但党群连心的传统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法宝。”

(邹晨光 刘奕彤)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