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砀山县李庄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2025年度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中的村组道路建设工程、沟河整治项目开展专项视察,通过实地督查、现场问效,推动民生项目高质量实施,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以工代赈“修路富民”,畅通乡村发展动脉。在朱店社区道路建设现场,代表们看到全长10公里的村道硬化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10余名本地村民正参与路面平整工作。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采用“以工代赈”模式,优先吸纳周边脱贫户、低收入群体参与施工,既解决了道路年久失修、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又为20余户家庭增加了人均3000元的劳务收入。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陈科猛详细询问资金拨付和工程质量监管情况,强调“要确保道路耐用性,真正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沟河整治“双管齐下”,守护生态与安全。贾楼村与振兴社区的沟河整治项目是本次视察的重点。在贾楼村,代表组查看了新修建的300米生态护坡,该工程现已完成了清淤工作,预计下一步通过种植撒播草种,覆盖边坡裸露区域、加固堤岸,同时接入农田排水管网,有效解决雨季河水漫灌农田的问题;振兴社区则采用“截污+管护”治理模式,在清理河道淤泥、做好硬化的同时,落实 “河长制”“沟长制”,明确镇村责任人,定期巡查沟渠堵塞、违建侵占等问题。镇人大代表陈侠与正在河边散步的村民交流,群众反馈“河道变干净了,夏天蚊虫也少了,饭后散步成了新习惯”。
现场督办促落实,代表建言谋长效。视察结束后,镇人大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进展汇报。代表们充分肯定三项工程的阶段性成效,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强化后续管护,探索“社区认领+村民共管”机制,避免重建轻管;二是拓宽以工代赈覆盖面,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培训+就业”模式,提升群众技能;三是结合整治工程打造乡村小微景观,推动生态治理与乡村旅游融合。镇人大主席吕永华表示,将建立问题清单并跟踪督办,确保所有项目在8月底前竣工投用。
民生实事“由民做主”,监督闭环见实效。据悉,李庄镇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经由镇人代会差额票决产生,涵盖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领域。镇人大通过“季度视察+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全程监督,构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的闭环机制。此次视察不仅检验了项目成效,更推动形成“办好一件、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李庄镇人大将持续聚焦民生关切,以有力监督推动票决项目落地见效,让“群众盼的事”成为“政府干的事”,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品牌。
(席灿)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