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后续发展的根基,从组织保障、精准服务、示范引领、以农促收等四个重点持续发力,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不断提升产业融合水平,绘就了一幅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组织保障,发挥党建“引领力”。李庄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视频教程等多种途径,面向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打造一支爱学习、懂业务、能干事的工作队伍。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李庄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镇东村惠帮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流转200亩土地建设高标准车厘子温室大棚43座,吸纳村民入社资金达300余万元。这种模式不仅为车厘子产业基地的日常管理、后期销售等提供有效指导,还通过土地流转租金、资金入股股金和基地务工薪金“三金”模式,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目前,李庄镇八个村均成立合作社,涵盖果树种植、农机服务、花卉种植、车厘子种植等项目,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精准服务,提供发展“保障力”。坚持因地制宜规划产业,深入开展“一村一品”产业大调研,全面摸清9个村的农产品、劳动力、文化等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和周边产业竞争态势,围绕“南瓜北果东棚西工”产业布局,为每个村“量身定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农业产业规划上,依据不同的村情,明确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养殖的畜禽种类,形成了振兴社区小麦种植区、镇东村车厘子种植区与鸵鸟养殖区、汪阁村冷库租赁、李园新村庭院经济以及蓝印花布文化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布局。建立镇级专家服务团、“五老人员”服务队等专家团队,定期邀请上级农业部门专家有针对性地对农户进行车厘子、油桃、梨树等种植技术培训。同时,联合山东果科所、砀山酥梨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强引擎”。通过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带动全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车厘子产业,李庄镇建成集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车厘子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在销售模式上,构建“互联网+快递+电商企业+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体系,通过录制车厘子种植、管理、采摘、分拣、包装、发货等全链条短视频,吸引大量关注。注册“莺飞桃虹”商标,开设“抖音小店”,培养车厘子“电商经纪人”,推出“直播网红打卡地”,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为乡村产业赋能。海升新村探索“电子商务+积分超市”新模式,通过帮助农户寄发农产品快递,2024年帮助农户减少农产品寄发成本6万余元,收销农产品10万余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
以农促收,做好富民“大文章”。通过多元化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推行土地托管模式,在粮食主产区的振兴社区、贾楼村、朱店社区等地,开展耕、种、管、收、售一体化服务,实现粮食规模化经营,既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推进庭院经济规模化发展,李庄镇立足村情实际,结合院落布局,引导群众对庭院科学规划,鼓励利用闲置地块进行种植。在李园新村打造“盼盼多肉小院”品牌,带动全村400余户群众加入庭院经济行列,实现村民“院景”变“钱景”。同时,发展葡萄园、香油坊、蓝印花布坊等特色产业,将农家庭院“方寸地”建成农村家庭的“增收园”。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未来,李庄镇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多元价值,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让乡村振兴的“交响曲”在李庄大地上更加响亮、更加动听,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唐璇)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