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四微服务”举措,构建起党群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搭建“微信群”纽带,架起治理“连心桥”。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微信群即时、便捷、高效的优势,在全镇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网格微信群,打造线上民意“直通车”,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微信群,群众可以随时“点单”反映问题,职能部门及时认领“需求清单”,实现“群众点单、网格员接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落实。此外,李庄镇还依托微信群开展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工作。网格员变身“政策宣传员”,通过微信群推送反诈顺口溜、惠民政策、安全知识等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划细“微网格”单元,激活治理“微力量”。李庄镇将全镇科学划分为9个网格,配备108名网格员,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采取“走街串巷、入户走访”的方式走近居民,倾听民意,及时发现处置矛盾纠纷。邻里间如产生小问题、小纠纷时,网格员随即化身调解员,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确保问题不过夜、当场被解决。对比较复杂的纠纷事件,上报乡镇,再由乡镇相关部门处理,形成了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今年以来,网格内共排查矛盾纠纷89起,化解89起,化解率100%。
拓宽“微服务”触角,聚力用情“暖民心”。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让“微服务”温暖民心。在便民服务方面,常态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开展“送到家”服务,整合资源,制定代理代办服务指南,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实现主动服务。全力做好“宿事速办”平台交办问题处置,对于交办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回访、第一时间上报,实现群众“有呼必应”。注重发挥“银村共建”优势,与县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合作,在全镇打造8个“银村共建”村级工作室,定期邀请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到村宣讲金融帮扶政策,为农户发展产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
深化“微治理”实践,服务群众“零距离”。积极探索基层“微治理”新路径,通过创新治理方式、丰富治理载体,推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在移风易俗方面,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深入开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宣传活动,坚决刹住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在矛盾化解方面,创新“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将党建与信访深度融合,推动矛盾有效化解。落实党政领导接访制度,每月对接访进行排班,每日有2名分管领导实行AB岗接访,确保接访不落空,问题有着落。在志愿服务方面,打造“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圈,建成文明实践所1个、文明实践站9个,延伸18个文明实践点。整合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创意广场等资源,推出“曲艺下午茶”“墨染非遗”“理响李园”微课堂等10个志愿品牌项目。目前全镇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5897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下一步,李庄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多方治理合力,以村民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细化“四微服务”,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唐璇)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