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用心用情完成各项重点难点任务,思政引领成效突出,优待抚恤顶格推进,权益维护保障有力,尊崇机制不断健全,双拥共建成绩斐然。
“三化”建设不断夯实
2024年6月28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三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砀山成功召开,省厅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并在省厅网站刊发了新闻报道。
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三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砀山召开
选树典型获得突破
2024年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上,砀山县砀城镇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防震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防震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移交安置质量高效
砀山县委、县政府2024年度提供25个全额供给事业编制及其他高质量岗位,加上省市配套岗位共计42个岗位供29名士官选岗,在全市率先完成安置任务,满意率达100%。
29名安排工作转业士官人员选岗
“红耀江淮”深入人心
2024年9月17日以来,受台风“贝碧嘉”影响,安徽省砀山县遭受暴雨袭击,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砀山退役军人“红耀江淮”防灾减灾救援志愿服务队出动队员30余人,2辆拖车,3辆越野车,6艘冲锋舟,齐心协力战暴雨,经过4天3夜连续奋战,转移避险群众1400户,2600余人,运送随身物资5000余件,取得防汛排涝全面胜利。
法律援助成效显著
宿州市首家“无人律所”在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揭牌,该服务平台将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在线调解、律师咨询等法律服务资源有机整合,具备诉讼服务、司法鉴定、查看经典案例等20余项在线法律服务功能。2024年12月,为退役军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案例作为安徽省入选案例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法规司采用。
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红色阵地发挥作用。精心选址,集中打造国防教育综合性文化场所,打造集国防教育、双拥活动、群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两园一街一广场”(即双拥公园、双拥主题公园、国防教育一条街、双拥广场),依托场所现有的景观和设施,有机融入国防教育元素,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进行国防教育。
双拥活动精彩纷呈。“分享功臣荣光,坚定从军志向”为功臣军属集中送喜报仪式活动在二中举行。“民军共建鱼水情 庆八一文艺演出”走进驻砀武警中队;“军民联欢庆中秋,同心共筑强国梦”活动在一小开展;为黄河故道驻训部队举办“文艺演出进军营军民共建鱼水情”慰问活动,携手共谱拥军情;“弘扬传统美德 重阳致敬老兵”情暖老兵活动在县光荣院开展;“军地融合促发展、双拥共建谱新篇”第四届“苏鲁豫皖”篮球超级联赛在金悦城盛大开幕。全县四批共吸纳十大行业576家企业、门店、民宿加入社会化拥军联盟,达到历史之最。
社会拥军获得突破。安徽伟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设立“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该专项资金的设立标志着我县社会化拥军进入了新阶段。
语音播报任务完成。动员双拥企业出资5万元,购买语音播报系统,在全县70余辆公交车全部安装,实现“老兵您好,欢迎乘车”语音播报全覆盖。
烈士褒扬落实到位
2024年11月划定烈士陵园保护红线和建设控制地带;县烈士陵园获得全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红色革命教育深入人心。利用清明节、党纪学习教育和9·30烈士纪念日,在砀山县烈士陵园和其他烈士纪念设施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公祭和红色教育活动,全县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和教育局联合下文,共同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取得良好效果。2025清明节期间,全县共有455家单位到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参与人数再创新高。烈士纪念馆主体工程完工,烈士陵园大型群雕正在加紧制作。纪念馆展陈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砀山县烈士纪念馆的建成,将填补砀山红色革命教育展览空白。
宣传工作成绩斐然
砀山退役军人宣传工作连创佳绩,推出了中国好人高艳,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防震典型人物思政引领,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及家属集中送喜报入选中共安徽省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社会化双拥工作和了不起的创业兵王小辉事迹分别在《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和《新时代中国双拥杂志》进行了深度报道,红色文化进校园和烈保中心工作两次问鼎新华社客户端。慰问抗美援朝老兵优抚做法被国防报采用取得了宣干互促的良好效果。
(张建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