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记者一行深入杜集区进行采访。与此同时,杜集区数据局年轻通讯员杨国梁的新闻稿件也登上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2024年以来,杜集区建立健全五项保障机制,紧盯大报、大台、大网,外宣稿件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杜集凝聚更多正能量。
建立重要线索报送机制。面对通讯员队伍不健全,能力水平不高的情况,杜集区委宣传部坚持问题导向,从打基础建队伍抓起,组建一支120人的通讯员队伍,要求随时报送重大新闻线索,再由区融媒体分中心安排记者深入采访,形成高质量的外宣稿件。为提高通讯员新闻宣传业务水平,先后举办多期培训班,并在日常进行精准业务指导。区数据局工作人员杨国梁2024年底刚成为通讯员时,不知道如何发现新闻,也不懂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凭着勤奋好学不服输的劲头,通过融媒体分中心负责人手把手的教学,他很快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要点,稿件多次登上《淮北日报》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
落实“三审三校”机制。面对稿件发布流程不规范,保密意识不强的情况,杜集区委宣传部要求所有供稿单位实行预审制,严格落实三人审签的“三审三校”制度,从源头上保证稿件质量和信息安全。区民政局制定了信息发布审批表,要求撰稿人一审一校、分管负责人进行二审二校、主要负责人三审三校,对稿件是否敏感或者涉密进行严格审核,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给出是否同意发布的意见,严谨细致的做法,在全区发稿单位中广泛推广。
推行专人审核机制。杜集区委宣传部建立供稿群,安排专人接收通讯员发稿,形成稿件池。从政治性规范表述、专业性表达等方面,对稿件进行严格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联系通讯员提醒修正,确保发稿安全。目前,每天发稿3-6篇,保证天天都有稿件在人民网等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宣发。
实行内外合作机制。面对策划水平有限、找不准宣传重点等情况,杜集区与多家主流媒体建立合作机制,拓展杜集发声渠道。精心策划美好杜集“宜”见“青”心、“皖美瞰杜集”等宣传主题,邀请央媒、省媒开展系列集中采访采风活动,对外宣传提质增效。新华网、人民网客户端首页推送杜集稿件30余篇,新华网海外社交媒体传播中心脸书账号发布杜集板面图文视频,首次实现外媒平台传播杜集文旅资源。开展专项采访调研8次,推出专题稿件70多篇。
健全月度会商机制。杜集区委宣传部每月对重点或专题工作宣传报道进行总体谋划、部署安排和统筹协调,对优秀稿件提出表扬,同时推送给市委宣传部,在淮北发布、杜集区人民政府网站和政府微信公众号、文明杜集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传播,扩大宣传效果,形成了目标一致、部门联动、运作有序的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刊播稿件近200篇,省级近3000篇,杜集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苗红)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