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水管滴答作响扰人清梦?老旧水表计量不清心中没底?新规条款晦涩难懂不知如何遵守?面对社区居民这些实实在在的“水烦恼”,2025年盛夏,一群身穿“红马甲”的肥西供水人,时常带着新修订的《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宣传单页,一头扎进了社区楼栋。他们不仅是政策“宣讲员”,更是楼道“清洁工”、特殊群体“贴心人”、用水难题“终结者”。一场融合文明倡导、节水科普、法规普及、水表更新、贴心服务的“红马甲”行动,正悄然打通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居民幸福生活的“零距离”。
【法规落地,从“知道”到“做到”】
新规新在哪?如何影响我家水费?肥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红马甲”们深谙,法规宣贯不能只靠“念条文”。他们化身“政策翻译官”,精准备课:
算好“水经济”账单:针对《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核心的“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志愿者们拿起计算器,结合居民家庭人口、用水习惯,现场算细账。“您看,养成日常节水习惯,一年省下的水费够换几个新龙头!”在上派镇新站社区的宣讲台前,这样的对话屡见不鲜。
讲清“节水强制项”:“新建小区为啥必须配套节水器具?”《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修订强调的“三同时”(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要求和供水设备国标化,被志愿者们转化为通俗易懂“肥西话”,使大家瞬间秒懂。
互动问答解心结:“智能水表准不准?”“网上缴费出问题找谁?”“欠费补缴何时恢复供水?”现场设置“专家门诊”,即时解答高频疑问,法规从“纸上条款”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生活指南”。
【“红马甲”串起服务链,多元共治显温度】
“红马甲”的魅力,在于他们带来的远不止宣传单:
“文明行”遇上“节水经”:小区出入口,志愿者们巧妙结合文明出行宣传,在出行业主的车里送上节水贴士,在业主购物的菜篮子里放上节水宣传,在单元宣传栏里张贴节水知识,让百姓节水记心里,形式多样化引来居民纷纷点赞。
“换水表”同步“清楼道”:在沃顿花园、滨水苑小区水表更换现场,一队人马专注技术活,精准拆装300余只智能水表,处置近5%的“跑冒滴漏”;另一队则变身“楼道美容师”,清理楼道和水管井堆积杂物,疏通消防通道,畅通“生命通道”也保障了水流顺畅。社区的李大爷看着自家崭新的水表和焕然一新的楼道,直竖大拇指:“水不滴答了,楼道清爽了,‘红马甲’真管用!”
“帮一把”温暖“特殊家”:服务队带着工具箱和关爱清单,直奔独居老人、残疾家庭。免费检修水管、更换老旧龙头、代办线上缴费...10余户特殊群体家中留下了“红马甲”的身影和实实在在的帮扶。对行动不便的张阿姨来说,志愿者帮忙修复的龙头漏水不仅是节约了水资源,更是服务群众用水安全与温暖的保障。
【“志愿红”催生“节水绿”,治理效能看得见】
“红马甲”撒下的种子,正在社区生根发芽:
意识之变:居民从“被动听”到“主动问”再到“参与管”。多个社区涌现出“邻里节水监督员和宣传志愿者”,自发反馈违规用水线索,自觉落实节水小举措,成为条例落地的“民间探头”和“践行者”。“以前觉得节水是大事,现在明白了,每家每户每天省一点,就是了不起的贡献!”一位社区居民感慨道。
数据说话:活动覆盖6个社区,触达超2000人次,现场解决水压低、水管异响、漏水等民生“小事”30余件。更可喜的是,“节水行动 从我做起”深入民心,社区居民节水意识显著提升,为后续高峰期用水量下降打下坚实基础。
长效动能:肥西自来水有限公司计划将“红马甲”模式常态化、扩大化,联动社区向乡村延伸。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正汇聚成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源头活水”。
当节水新规遇上暖心“红马甲”,冰冷的条文有了温度,宏大的城市治理目标落到了家门口的点点滴滴。肥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这场行动,生动诠释了“谁执法谁普法”的深层内涵——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的根基在于民心。通过志愿服务这根“绣花针”,他们穿起了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精细治理的“千条线”,不仅让爱水、节水、护水蔚然成风,更在江淮大地上书写了供水企业服务民生、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润物细无声”答卷。这份融合了法治精神与为民情怀的“肥西经验”,为推动新规落地、共建节水型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郭庆、周琴琴)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