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讲述安徽,传播安徽”——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国际传播采风活动成功举办

2025-05-16 15:17:41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陈邵刚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王玉明教授和徐华莉副教授带领师生一行10余人,以“讲述安徽,传播安徽”为使命,奔赴庐江、肥西等地,踏上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乡村采风之旅,实地采集安徽乡村振兴故事和农业文化国际传播可视化素材。

农舍蝶变,诗意栖居

采风团首站抵达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的云里安凹,围绕民宿经济,采集记录农舍升级、乡村蝶变的故事。沿途层峦叠绿、云雾缭绕,行至半山腰处,云里安凹民宿的轮廓显现至眼前——院落依山而建,青石板小径蜿蜒至竹林深处,俨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当地民居改扩建而成的云里安凹民宿群一隅

云里安凹民宿群环山抱水,保留了极具特色的夯土墙、木格窗,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美学,正所谓移步换景,慢生活理念巧妙融入其中。转角处,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信诚书屋”。走进书屋,捧书静读,慢品咖啡,或轻嗅茶香,窗外青山连绵,窗内思想远行。

当地民居改建而成的“信诚”书屋外观内景

在书咖生香、山野怡情间,打造一处“梦里有桃源,云里有安凹”的治愈之所。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

团队成员对当地村领导进行专题采访

翠垄生金,文旅融新

离开了往日平凡,今日精致的云里安凹,团队一行来到柯坦镇分水村的虎凹欢乐茶谷。民宿依山傍水、散落有致,茶田叠翠,溪流穿林绕舍,游客可推窗见茶山、枕水听轻风,这是庐江县乡投公司继云里安凹项目之后推出的农茶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力作。

图为虎凹欢乐茶谷中心广场边的指示牌

在当地村领导、安徽农业大学“村大工程”优秀毕业生王立国、徐志汉和胡登娟等陪同下,师生们首先漫步枕山栖谷的虎凹,聆听“茶趣”与“欢乐”邂逅的故事。在座谈会上,分水村书记王立国无比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的老房子讲出了新故事,旧村落绽放出新图景,无不向世界传递着乡村振兴的中国智慧!”

采风团一行与当地村干部座谈交流

随后团队深入研学劳动基地参与采茶实践,在翠绿茶垄间,通过指尖与嫩芽的对话体悟劳动之美,感受传统茶文化魅力,更以躬身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采风团队与当地工作人员一道在茶园感受采茶的魅力

团队成员在茶园分享收获的喜悦

从农舍蝶变到茶旅融合,采风团队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希望所在。一阵微风拂过,吹散了采茶后的些许燥热,大家捧着自采的嫩芽踏上下一站的实践之旅。

采风团队与当地工作人员合影

科技耘梦,沃野兴农

带着安凹和虎凹蝶变的故事,团队马不停蹄驱车来到位于郭河镇的安徽农业大学皖中综合试验站。站长蒋兴川博士就试验站功能定位、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等问题接受了团队的采访,试验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文化传承、对外交流等方面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大业,成果显著、业绩喜人。团队与当天在基地实习的安农学子也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的心得与收获,大家听到的是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感受到的是安农人投身农业、服务乡村的坚定信念。

团队成员对在试验站实习的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学生进行随机采访

试验站负责人蒋兴川博士与采风团队一行合影

星火相传,生生不息

最后一站,团队抵达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参观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大家透过斑驳文书与老照片,重温“敢为天下先”的乡村改革的故事。讲解员最后总结道,“乡村振兴需要这种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与首创精神,从而破瓶颈、激活力,走实改革兴农之路!”

纪念馆讲解员向团队成员讲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故事

当采风团队满载影像资料与田野笔记返程时,夜幕已悄然降临,但是安徽乡村振兴的国际传播图景却已变得清晰可见。从“云里安凹”的农舍华丽蜕变,到“虎凹茶谷”的茶旅融合创新,从安徽农大试验站的科教赋能,到小井庄改革与星火相传,团队通过影像记录、交流访谈、场景体验等方式,系统采集安徽乡村振兴的鲜活素材。此次采风是安徽农大外语教育转型、人才培养以及教学与科研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成果丰硕,为构建安徽乡村振兴故事的多模态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 王玉明 阚静怡 张紫钰)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