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新华社以《解码“奔县”热潮:皖北小县城的文旅新答案》为题,报道了颍上县文旅高质量成效——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颍上县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速明显,各个景区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假期“奔县”热潮的背后,是旅游需求的真实转变。颍上选择“自然+文化”的组合拳,把“特色”做透,走红是“有料”的必然。
核心景区集群成为客流“发动机”。当地的八里河旅游区既有“世界风光”里的异国建筑缩影,也有“锦绣中华”里的中式园林。新增的夜间沉浸式演出搭配璀璨灯光,全天候游玩体验感直接拉满。管仲老街·春秋里景区推出的NPC互动、仿古银票流通等沉浸式玩法,让游客从“观看”转向“参与”。
把“文化牌”打活的特色街区,加上不断升级服务的八里河旅游区,构成了颍上旅游的“双引擎”,这离不开当地政策的长期铺垫。从整合景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到培育夜间演出等新场景,颍上县以“文化为魂、体验为翼”的发展路径,不仅拉动县域经济增长,更给出了中小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皖北答案。
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对阜阳市秋粮收获造成一定影响。10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聚焦阜阳:面对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阜阳积极调度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应急机具,以“抢”字诀守护秋粮安全,确保颗粒归仓。
报道提到,在太和县,当地种植大户提前组织调配收割机,高效推进玉米等秋粮作物抢收工作。此外,种植户与粮食烘干企业紧密合作,将收割后的玉米直接送进烘干厂,跳过晾晒环节,从源头避免霉变。
今年,阜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407万亩。为解决农户就近烘干需求,阜阳市农业部门提前公布237个粮食烘干点的详细信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抢烘需求,为秋粮储存筑牢“安全堤坝”。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