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报“3·15” > 房产投诉 > 正文

教授掏600万元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2025-11-19 11:14:47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孙晓帆   

自付600多万元借儿孙的名字买房,事后却要不回来了!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借名买房埋下隐患

今年70岁的王教授,退休前是某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多年来,王教授夫妇一直和儿子儿媳住在同小区。然而,儿子与儿媳频繁的争吵让老两口不堪其扰。2023年,王教授决定去郊区买套房子,安心养老。

然而,当时老两口名下共三套住房,不具备再买房的资格。情急之下,王教授想到向儿子求助,希望以他的名义购买奉贤的房产。儿子提出希望能加上小孙女的名字,王教授同意了。

产权变更起争端

在买下期房别墅后,王教授与老伴陆续卖掉了自己名下的两套住房,二人也重新具备了购房资格。王教授随即向儿子提出,按照当初的约定,将奉贤房屋的产权变更登记至自己名下。

这时经过协商,儿子与王教授一同前往公证处签署了《借名买房协议》。然而,当他们办理房屋过户的时候,房产交易中心要求小孙女(未成年)的监护人代她签字的时候,儿媳妇不同意了。

一审:“微信聊天”成为关键证据

说好的借名买房,结果却不还给自己了。2025年4月,王教授无奈向奉贤区法院提起诉讼,将儿子、小孙女、儿媳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将房屋产权变更至自己名下。

奉贤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教授与孙女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曾提到“奉贤房屋我们住15年或20年以后再留给你爸与你妹”,据此认定王教授已将该房屋赠与儿孙。

这一判决让王教授与老伴难以接受,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涉案房屋明明是二人的夫妻共同财产,一审法院却将其认定为王教授的个人财产,且未追加老伴参与诉讼。

老伴因此事与王教授爆发激烈争吵,甚至提出要离婚;而儿媳与儿子的离婚诉讼也在同步进行;更让王教授心寒的是,大孙女在法庭上直接指证奶奶“索要房产”。原本还算和睦的家庭,如今因一套房子陷入多方诉讼,亲情彻底破裂。

二审:老人愿让渡5%份额,儿媳拒绝

王教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受理后,主审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提出折中方案:将涉案房屋50%的份额变更至王教授名下,另外50%登记在小孙女名下。

对于这个方案,王教授与老伴明确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即便法院坚持认定“赠与”,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二人曾同意赠与小孙女50%的份额,不能强制要求老人将房产大额份额赠与儿孙,更何况所谓的“赠与”根本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撑。

为了息事宁人,也出于对晚辈的疼爱,王教授与老伴最终作出让步,同意赠与小孙女5%的房产份额,还承诺待小孙女成年后,若能知书达理、孝敬长辈,未来会留下可继承的财产。然而,这一让步方案仍未获得儿媳的同意,二审调解陷入僵局。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