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滁州 > 正文

青春扎根乡土,水口镇新农人的 “敢试” 与 “坚守”

2025-07-09 17:24:53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胡昊   

青春何以不负,人生何以无悔?

在来安县水口镇,一群 “风华正茂” 的年轻人,“逆” 着人潮回到家乡,如禾苗般在地里墩一墩,深深扎根、默默耕耘,当起了引领 “潮流” 的新农人。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浇灌这片土地,重新定义了 “乡村” 这个美丽的 “诗与远方”,也用实际行动回答着 “青春无悔” 这一深刻命题。

●青春就是敢想敢试

“种了一辈子地,不曾想到,自家黄土地里也能种出致富‘金果子’。年轻人干劲足、不怕吃苦,以后的乡村发展就看他们了。” 提起儿子彭永康,彭支援满脸骄傲。据他说,彭永康 2023 年大专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种田辛苦,父亲本不希望他走自己的 “老路”,可他生性要强,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铆着劲要做出些成绩。

“不懂就去问、去学、去尝试。” 彭永康笑着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从小他就有个 “农场梦”,随着岁月流转,他愈发觉得现代乡村不能只单靠一产。“乡村有着无限的潜力,将特色农业与休闲娱乐、农村旅游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囿于城市高楼、忙碌奔波的人群提供一处可供休息的‘世外桃源’,更能让乡村尽显魅力。” 彭永康满怀憧憬地说道。

为找到合适的种植品类,彭永康毅然踏上了求知之路。他前往全国最早人工种植树莓的地区 —— 哈尔滨尚志学习种植经验,背着行囊、怀揣梦想,在异乡的土地上虚心求教。带着所学技术返乡后,他历时三年对树莓品种进行可行性实验,无数个日夜的精心照料与观察记录,最终选定 “阿肯色系列 153” 树莓品种进行规模种植。2024 年,在镇村的帮助下,他流转 8 亩土地,办起了现代化小番茄大棚,构筑物联网监测系统。从此,大棚里时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摸索中前进,宛如一位雕琢艺术品的工匠。

功夫不负有心人,收获比想象的更多。经测产,头茬番茄平均亩产就达到了 4000 公斤,其中精品果占比超 90%。由于品质优良,产品已进入周边城市的中高端商超,价格稳定在每公斤 20 元左右。除了直供农产品销售市场,彭永康还细心打理番茄大棚,有声有色地办起了采摘园。开园后,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慕名而来。“听说村里开了个采摘园,趁着孩子放假,带来体验体验。环境打理得很好,番茄果肉细腻爆汁,有小时候的番茄香!” 滁州市民郑先生趁着周末感受乡村采摘乐趣,离开时还购置不少打包寄回家里,想让亲戚朋友们也尝一尝这 “田园美味”。

对于未来,彭永康有着清晰的打算:“我们正在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下一步将通过微信和抖音平台用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的优质小番茄。树莓实验种植也到了尾声,明年将大面积收获,迎接市场的检验,我很有信心。” 谈及创业初衷,彭永康腼腆一笑:“上课时,老师说,农村需要我们这样的青年,于是我回来了。希望父母可以不要再那么辛苦,希望可以带动更多人办起适合自己的产业,增加一些收入。” 他用行动诠释着青春的敢想敢试,让梦想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青春更当懂得坚守

农闲时,来安县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返乡创业发展座谈会火热进行。省乡村振兴先锋王昌与联建高校学生、本地返乡青年围坐一起,热情洋溢地分享创业奋斗经历和农业技术知识。这样的互动课堂,王昌已经数不清上过几回了,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播种者,将知识与希望播撒在每一位青年心中。

“每一次相遇都是特别的缘分。” 最初打造青年创业示范基地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青年了解农村、了解乡村的大有可为,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他的坚持下,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成功联建,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滁州学院等高校实践实训基地挂牌,2025 年 6 月获评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称号,成为了培育致富能手的 “摇篮”。“我希望能成为帮助更多青年起飞的那阵风,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实现梦想。” 王昌如是说,话语中满是担当与情怀。

在王昌的成长道路上,“坚守” 与 “创新” 是关键名词。他无偿向超千户农户传授种植技巧,提供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为周边农户提供 200 多个临时性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2019 年,他敏锐地捕捉到电商发展机遇,同年创办来安县云上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采用 “互联网 + 农场 + 合作社 + 农民” 的销售模式,通过 “直播带货” 等新兴渠道,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帮助困难群众代销农产品数十万元,让 “土货” 变成了 “俏货”。

为让青春 “更接地气”,王昌还有个 “特殊的身份”——95 后村干部。入职拥巷村村民委员会五年光景,他事事 “冲锋” 在前。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总能看到他走村串户的身影,帮助解决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他还通过大喇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政策,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 “乡愁视频”,号召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成为乡亲们信赖的贴心人。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 这一无数青年的 “座右铭”,激励着他们投身乡村振兴、投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最 “酷” 的 “新农人”。在水口镇,这些返乡青年用青春岁月,书写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斗篇章。(李悦)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