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池州青阳县庙前镇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今,当地农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激活了乡村发展动能。
破旧俗树新风 焕发文明气象
涵养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庙前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婚丧嫁娶新风,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推动社会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2024年5月,庙前镇华阳村村民柯某的妻子去世,柯某一家积极响应“丧事简办”号召,免收任何礼金、不搭建灵棚、不燃放鞭炮、不请乐队,整个过程肃穆、简洁,赢得邻里交相称赞。这正是庙前镇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生动缩影。
庙前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全镇9个村实现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全覆盖,将抵制封建迷信、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纳入村规民约,把文明倡导的“软要求”转化为刚性约束,促进移风易俗、成风化俗。
厚植精神沃土 弘扬文明风尚
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要让群众物质生活富裕,更要让精神生活富足。庙前镇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打造“全面覆盖”的文化服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个,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广场9个;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运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及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推动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保护历史遗存 守住文化根脉
庙前镇坚持保护为先理念,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做好文物摸底和登记;通过印发纸质宣传单、微信群交流等形式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深入挖掘傩戏面具雕刻等地方特色非遗项目,认真开展非遗摸排;支持和指导辖区徽缘食品、闵公豆腐等项目申报青阳县第六批县级非遗,组织镇内非遗项目参加县级非遗展,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宣传力度。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