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为主题的 2025 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大会汇聚了20余位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以及海内外近500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代表,逾130家参展机构同台展示中医药发展成果。
在大会首场“2025 紫荆中医药国际峰会”上,安徽德元升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佟海鑫分享公司二十余年全产业链深耕与文化传播实践。本届大会上,安徽德元升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荣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示范企业”称号,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授牌。

全产业链重构:筑牢中医药现代化根基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既是展示产业实力的窗口,更是传递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桥梁。”德元升董事长佟海鑫在峰会上表示,中医药出海亟需实现从“走出去”到“留得住、叫得响”的跨越,而香港的枢纽优势为中医理论转化为国际通行语言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实践路径与国家关于“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要求高度契合。
为夯实发展根基,德元升构建了覆盖种植、研发、医疗服务、居家养老的全产业链闭环。在“中华药都”亳州,企业布局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原料品质;生产端通过标准化中药饮片厂与制剂室,实现传统炮制技艺与现代生产规范的融合;服务端则形成覆盖全国380余座城市的600余家实体医馆与24小时互联网医院联动网络,将“田间到车间、研发到诊疗、线下到线上”的运营模式落到实处,让“辨证施治”的中医核心优势精准触达普通百姓。
二十余年坚守“用良心、选好药、医好病、广积德”的价值准则,德元升已从单一中医药企业成长为全链条产业集团,其发展模式为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彰显了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中的核心作用。

图:德元升创始人佟鑫海向国医大师王世民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药食同源产品
药食同源创新:传统智慧的当代表达
如何让中医药理论融入现代生活?德元升以“传统内核+现代表达”的创新路径给出解答。作为国医大师颜正华弟子、孟河医派第五代传人的佟鑫海,带领企业以古籍经典为根脉,在国医大师指导下自主研发代用茶、特膳食品等1000余款产品,构建起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这与国家“丰富食药物质高质量供给”的产业导向一脉相承。
为打破中医药与大众生活的壁垒,德元升通过举办膏方节、中药花草茶推广会等活动,将“治未病”理念转化为通俗可行的健康方案,形成“养生—防病—治病—康复”的一体化服务闭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企业推出精准化服务:为中青年舒缓职场劳损,为老年人养护脏腑,为偏颇体质孩童固本培元,为慢性病患者调控病程,让中医药服务更具民生温度。
结合中医药季节养生智慧,德元升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生活节奏精准对接。企业坚守“道地药材、古方精华、古法炮制”工艺,推出补气健脾、助肾藏精、温肾散寒、清热生津四大类养生原材,通过入膳煲汤、代茶饮等多元形式,让冬季养肾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深化国际实践: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哲学与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播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核心环节。”佟鑫海始终将文化传承置于战略高度。依托每日直播、自媒体内容输出等新媒体矩阵,企业构建起全网覆盖的科普体系,让药食同源养生文化走进千万家庭,助力公众树立科学健康观念。
借助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平台,德元升进一步明晰全球化布局方向。佟鑫海表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集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国内外多层次合作,推动产业资源整合与标准共建,依托优质产品与专业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让药食同源养生文化在全球落地生根。
从“世界中医药之都”亳州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到香港的国际舞台,从实体医馆的诊疗服务到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德元升用二十年实践诠释了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正如佟鑫海所言:“我们不是在做药,而是在守护一种文明的根脉。”这种坚守与创新,既响应了国家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的号召,更为中华文明当代传播注入了鲜活动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