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持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方式,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为突破口,成功将数字化管理引入工程质量检测领域,上线工程质量监测监管平台,开启了“数字住建”新模式。据悉,该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以监管系统为核心,以监测数据为基础,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防治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平台实现了检测流程的可追踪性、检测报告的全受控性、预警提示的智能化以及监督监管的线上化,对送样不规范、现场取样弄虚作假以及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进行了有效管控。
截至目前,该检测监管平台共接入检测设备4709台,检测人员备案502人,取样人员备案341人,见证人员备案279人,建设单位注册使用302家,施工单位注册使用233家,监理单位注册使用146家。
该检测监管平台已将全市监管部门、项目参建主体、检测机构等单位人员、设备信息和业务流程全部纳入平台统一管理,通过平台可随时调用、查询,实现了检测机构在线管理,检测数据在线上传,检测报告自动生成,检测过程动态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有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在见证取样环节的创新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推广使用防调换唯一性标识,在取样、制样环节通过移动终端对取样人、见证人进行人脸识别,样品验证拍照,并采集定位上传至监管平台。现场制作的试件,须由取样、见证人员共同送检,检测机构通过移动终端对送样人员人脸识别后方可办理检测委托。检测人员对试件唯一性标识辨识通过后,方可进行检测,防止取样、制样、标识、封志、送检等环节样品造假,保证试件的真实性。截至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唯一性标识使用率达65%以上,实现了检测试样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在检测结果方面,通过监管平台与检测设备互联,实现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防止试验数据人为篡改,解决检测数据造假问题。检测报告全部由监管平台赋二维码防伪标识,质量监管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受检项目基本信息、检测结论、见证取样过程资料、试验数据等,实现报告可验证、过程可追溯,有效遏制了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全市通过监管平台已出具报告208520份,并全部实现赋码。
此外,平台的智能预警功能也为工程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监管平台实现对检测机构的资质有效期、人员配备、人员资格、检测设备有效期和校准情况、异常数据、不合格检测报告等智能预警,预警信息时时推送到各县区质量监管部门进行处置,超期未处置的预警信息自动推送至市级质量监管部门提级督办,压实质量监管责任,筑牢检测质量防线。截至目前,平台共推送不合格报告预警信息2981条,已整改2377条,异常检测数据预警信息474条,已整改392条。
自平台上线以来,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通过检测监管平台线上巡查发现问题620条,整改完成586条,并形成了3份线上巡查通报,下发了2份检测机构整改告知函和5份县区工作提示函。质量监管人员可运用检测监管平台开展检测行为线上巡查,也可对见证取样、检测试验、检测报告等环节的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处理。针对线上巡查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检测市场监管工作,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监管成本。
下一步,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以全省推进“数字住建”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引领作用,持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效能。(魏虹 周飞)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