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保险 > 正文

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示您:“温情”陷阱需警惕,守好您的“养老钱”

2025-11-18 12:05:10 来源:泰康人寿   编辑:刘珍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将黑手伸向了老年人的“钱袋子”,通过虚构保险产品、夸大保险收益等手段实施养老诈骗。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守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

一、案例介绍:

年近七旬的刘阿姨,子女常年在外工作,她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一天,一位自称“小李”的年轻人在公园主动与她攀谈,态度热情,嘘寒问暖,很快赢得了刘阿姨的好感。

几天后,小李邀请刘阿姨参加一个“高端老年人养生讲座”,称有专家讲解健康知识,还能免费领取米面油。刘阿姨欣然前往。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大肆宣传一款“高科技生物细胞”保健品,声称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延年益寿。在小李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轮番鼓动下,面对现场其他“老人”(实为托儿)的抢购热潮,刘阿姨动心了。

小李趁机表示,可以帮刘阿姨申请“内部优惠价”,但名额有限,需立即付款。在一种“机不可失”的氛围中,刘阿姨头脑一热,通过银行卡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了8万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产品。

然而,服用后刘阿姨不仅毫无效果,反而出现不适。当她再联系小李和那家公司时,电话已成空号,讲座地点也已人去楼空。刘阿姨这才意识到被骗,悲痛万分,积攒多年的养老钱血本无归。

二、案例分析

刘阿姨的遭遇是典型的“养老诈骗”,骗子利用了老年人特定的心理和需求,精心布置了多重陷阱:

1、情感攻势,获取信任:骗子瞄准独居、缺乏子女陪伴的老人,通过“温情陪伴”“热情关怀”等方式进行情感投资,瓦解老人的心理防线,建立虚假的信任关系。

2、“专家”站台,虚构概念: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焦虑,包装所谓的“权威专家”和“高科技”产品(如生物科技、纳米技术、量子能量等),将普通食品或“三无”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药”,极具欺骗性。

3、赠品诱惑,营造氛围:以小恩小惠(鸡蛋、米面油等)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在现场通过封闭环境、热烈气氛、虚假抢购等方式,制造“紧迫感”和“从众心理”,干扰老年人的正常判断能力。

4、资金流向不明,追损困难:要求将钱款转入个人账户或非公司账户,一旦得手便迅速切断联系、转移赃款,导致受害者维权和追赃极为困难。

三、案例警示

为守护好您的“钱袋子”,安享幸福晚年,我们特此提示广大老年消费者:

1、警惕“温情”陷阱,勿信陌生殷勤:对于突如其来的热情关怀和陌生人的“好心”,要多一份警惕。真正的关爱来自家人和朋友,切勿因贪图小利或情感空虚而轻信他人。

2、科学认识保健,理性看待宣传:要明确,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任何宣称“药到病除”“根治百病”的产品都是虚假宣传。身体不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守住个人信息,管好银行账户: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凡是要求向个人账户、不明公司账户转账或支付大额现金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4、购买前多商量,决策时不冲动:在购买大额保健品、理财产品或进行其他大额消费前,一定要与子女、亲友或信得过的邻居商量,听取多方意见。切勿在封闭、高压的环境下做决定。

5、保留相关证据,及时依法维权:务必保留好付款凭证、合同、宣传单等证据。一旦发现可能上当受骗,要立即停止交易,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