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李智) 为积极响应2025年反假货币宣传月“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主题号召,9月19日,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走进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生动实用、内容丰富的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活动,旨在帮助广大师生提升货币真伪辨别能力,增强防范假币意识,筑牢个人财产“安全防线”。
活动中,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例,围绕货币防伪特征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详细介绍了人民币的设计特点、防伪标识以及常见造假手法,并现场演示了多种简便易行的辨伪技巧,如观察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人像水印、对印图案清晰度,触摸票面凹凸感,以及倾斜查看光变油墨面额数字等,让师生对人民币防伪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在知识讲解环节,工作人员重点普及了遇到假币后的正确处置方式:一旦发现假币,应主动上缴银行或公安机关;如遇他人持有大量假币,应劝导其上缴或及时报案;若发现制造、买卖、使用假币等违法犯罪行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工作人员特别强调,除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以及金融机构在业务办理中有权收缴假币外,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均无权没收或收缴假币。
为加深师生对假币危害的认识,工作人员结合“道具类”假币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例如,在孙某某伪造货币案中,自2016年起,孙某某等人委托陆某仿照人民币特征制作标有“魔术道具”字样的假币模板,导致大量假币通过网络渠道流入社会,部分甚至进入银行体系被收缴。2021年,陆某因伪造货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该案例警示,所谓“道具币”并非无害,其流通同样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相关诈骗风险也逐步显现。工作人员借此提醒师生树立正确货币观念,警惕以“小利招揽”“洗脑营销”“冒用名义”等手段进行的数字人民币诈骗。在参与数字人民币交易时,务必保持谨慎,如有疑问应及时向金融机构咨询,避免财产损失。
此次活动受到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往对假币识别知识了解有限,通过此次学习,不仅掌握了实用的防伪技能,也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校方负责人认为,此类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意义重大,期待未来能与邮储银行开展更多合作,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金融环境。
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反假货币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该行将继续拓展宣传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公众反假货币意识和能力,切实筑牢货币流通的安全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