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记者从铜陵方面获悉,6日中午11时,世界首座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安徽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实现公路桥提前半年通车的目标,将为推动铜陵“跨江融合”发展,加快从“皖江节点”向“长三角枢纽”跃升增添澎湃动力。
铜陵长江三桥,由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位于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720米处,起于铜陵市陈瑶湖镇花园村,跨越长江,经过羊山矶,止于铜陵市大通镇民主村,路线全长11.9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2.7公里,江北公路接线长5.8公里,江南公路接线长3.4公里,南北顺接既有G3京台高速公路,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于一体,并兼顾铁水联运功能。
作为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具有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大桥建设刷新长江中下游跨江桥梁施工进度新纪录,实现公路桥提前半年通车的目标,并荣膺“中国长江经济带ESG优秀案例”桂冠。
中铁大桥局铜陵长江三桥大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宋海涛介绍,大桥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为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该体系既有效利用悬索桥“一跨过江”的优点,将对通航的影响降至最低,又有效利用斜拉桥承重强的优势,将主塔建在岸边以避开防洪堤坝,有效保障防洪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大桥建设者锚定“智造世界一流桥梁”的目标,取得了“首创双层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首创斜拉索和吊索交叉区段的新型构造错节间锚固”“首创9米智能爬模”等“五项世界首创”“十项工艺创新”,申报专利32项,以技术革新展示中国桥梁智造的新高度。同时,建设方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淡水豚实时监测,有效落实143项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措施,真正实现“绿色建桥、建绿色桥”。
铜陵长江三桥开放通行后,普济圩收费站、大通服务区同步开通运营;铜陵南收费站同步关闭并实施改造。铜陵长江三桥正式并入高速路网通行收费,原G3京台高速花园收费站将停止缴费功能,普济圩收费站同时开通缴费功能。
铜陵长江三桥开通后,从合肥前往铜陵市区方向的车辆,可以有多种选择。若选择经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可以从G3京台高速普济圩收费站下高速,经G347、G330国道,从老洲镇桥头上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至铜陵市区。
若选择经铜陵长江三桥,可以沿G3京台高速经铜陵长江三桥过江,转至G50沪渝高速,从铜陵收费站下高速后进入铜陵市区。若选择经铜陵长江二桥,可以沿S30铜商高速经铜陵长江二桥过江,从铜陵北收费站下高速至铜陵市区。
一、已建成长江大桥(11 座)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1995 年通车):安徽首座跨江大桥,连接铜陵市与枞阳县,被誉为 “皖江第一桥”。
芜湖长江大桥(2000 年通车):国内首座低塔斜拉式公铁两用桥,贯通津浦、京九等铁路干线。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2004 年通车):国家高速 G50 沪渝高速的重要节点,促进皖西南与长三角的联系。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2013 年通车):世界同类桥型中主跨跨度最大的三塔悬索桥,连接马鞍山与和县。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2017 年通车):长江上首座双分肢柱式塔斜拉桥,缓解芜湖长江大桥交通压力。
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2020 年通车):世界首座不对称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集高铁、市域轨道、城市快速路于一体。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2019 年通车):国家高速德上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促进池州与江北地区联动。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2016 年通车):世界最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打通济广高速安徽段。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2015 年通车):宁安城际铁路的关键工程,连接长三角与武汉都市圈。
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2015 年通车):合福高铁的重要通道,实现铁路与公路立体过江。
G3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2025 年 11 月 6 日通车):世界首座双层斜拉 - 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于一体,分流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交通压力。
二、已建成过江隧道(1 条)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2025 年 7 月 1 日通车):安徽首条过江隧道,全长 6 公里,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 80 公里,连接芜湖江北新区与江南城区,通行时间从 4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
(记者 祝亮)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