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近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交流活动在河北唐山圆满落幕。活动现场,中国旅游协会正式发布 “2025 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全国共 20 个案例入选,其中我省《宣纸小镇:从 “纸” 承经典到 “旅” 启新篇》与《非遗贺新春:黄山鱼灯点亮非遗沉浸之旅》成功上榜,成为全国非遗活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 “安徽样本”。其中,宣纸小镇作为优秀代表在交流活动中现场分享经验,其创新路径与综合效益获得全国文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宣纸小镇:让千年宣纸 “活” 在当下
位于宣城泾县的宣纸小镇,依托 “宣纸制作技艺” 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传统非遗保护的 “静态模式”,构建起 “生产 + 展示 + 体验 + 研学 + 旅游” 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体系,实现从 “纸” 承经典到 “旅” 启新篇的跨越。
在宣纸小镇,游客不仅能走进传承千年的宣纸作坊,亲眼目睹 “纸寿千年” 的制作全过程 —— 从选料、蒸煮、漂白,到抄纸、晒纸、剪纸,108 道复杂工序逐一呈现;还能亲手参与 “抄纸体验”,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感受指尖与纸浆的触碰,制作专属的宣纸作品。此外,小镇还延伸出宣纸文创产业链,开发出宣纸笔记本、宣纸灯笼、宣纸装饰画等近百种文创产品,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宣纸小镇还联动泾县桃花潭、查济古村等周边景区,打造 “非遗 + 山水” 精品旅游线路。据统计,自运营以来,宣纸小镇年接待游客超 120 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3000 余人,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8 亿元。此次在唐山交流活动中,其 “以非遗为核、以旅游为脉” 的创新模式,被认为是 “可推广、可复制的安徽经验”,为全国非遗活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山鱼灯:让非遗节庆 “燃” 起新春
黄山鱼灯是黄山市黄山区的传统民俗非遗项目,至今已有 300 余年历史。《非遗贺新春:黄山鱼灯点亮非遗沉浸之旅》案例,以 “新春” 为时间节点,以 “沉浸体验” 为核心,将这一古老非遗与黄山景区旅游深度绑定,打造出极具特色的节庆旅游 IP。
每年春节期间,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宏村镇等地都会举办 “黄山鱼灯贺新春” 活动。夜幕降临,数十盏造型各异的鱼灯 —— 有的长达 3 米,有的灵动精巧,在非遗传承人与村民的手持下,伴随着锣鼓、唢呐的欢快节奏,沿古镇街巷、黄山景区入口巡游。游客不仅能观赏鱼灯舞的精彩表演,还能穿上传统服饰,亲手参与鱼灯制作、学习鱼灯舞步伐,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
此外,活动还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 “抖音直播”“小红书打卡” 等形式,邀请文旅博主、网红达人现场直播鱼灯巡游盛况,话题 #黄山鱼灯点亮新春# 曾多次登上热搜,累计曝光量超 5 亿次。数据显示,2025 年新春期间,黄山景区因鱼灯活动吸引游客量同比增长 45%,其中亲子家庭游客占比达 60%,有效推动了 “冬季黄山” 旅游市场的升温,也让黄山鱼灯从 “地方民俗” 走向 “全国知名非遗 IP”。
彰显安徽实力 未来持续发力
全国 20 个 “2025 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 完整名单
《北京景泰蓝文化园:非遗技艺研学与皇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项目》
《天津杨柳青古镇:年画非遗 + 民俗体验式旅游发展案例》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满蒙非遗歌舞与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联动项目》
《山西平遥古城:晋商文化非遗(推光漆器、平遥牛肉)+ 古城研学旅游案例》
《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古族那达慕非遗 + 草原生态旅游融合项目》
《辽宁沈阳故宫:满族刺绣非遗 + 宫廷文化沉浸式旅游案例》
《吉林长白山:朝鲜族农乐舞非遗 + 冰雪旅游节庆融合项目》
《黑龙江哈尔滨:冰雕非遗技艺 + 冬季冰雪旅游创新案例》
《上海豫园:非遗老字号(梨膏糖、五香豆)+ 园林文化旅游项目》
《江苏苏州平江路:苏绣非遗 + 水乡古镇慢旅游发展案例》
《浙江杭州宋城:宋代非遗(皮影戏、活字印刷)+ 主题乐园沉浸旅游案例》
《安徽宣纸小镇:从 “纸” 承经典到 “旅” 启新篇》
《福建泉州蟳埔村:蟳埔女服饰非遗 + 滨海文化旅游案例》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陶瓷非遗技艺 + 文创旅游园区发展案例》
《山东曲阜三孔:儒家礼仪非遗(祭孔大典)+ 文化朝圣旅游案例》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唐三彩非遗 + 石窟文化旅游融合项目》
《湖北武汉黄鹤楼:古琴非遗 + 诗词文化旅游体验案例》
《湖南张家界:土家族摆手舞非遗 + 山地旅游节庆项目》
《广东潮州广济桥:潮绣非遗 + 古桥文化旅游案例》
《安徽黄山鱼灯:非遗贺新春点亮非遗沉浸之旅》
(记者 祝亮)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