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张亚琴)“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水龙头就‘细水长流’,现在 24 小时随时能用上干净水!” 说起家里用水的变化,亳州市涡阳县村民王大爷满脸笑意。这一变化,源于安徽省正在大力推进的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与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近年来,省水利厅稳步提升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水平,持续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让农村供水保障民生实事取得显著成效。
精准施策加快工程建设
针对皖北与淮河以南地区不同的供水情况,安徽省精准施策,推动两项农村供水工程高效落地。2021 年启动的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以淮河干支流地表水和引调水为水源,通过建设地表水厂、铺设配水管网替换原来的地下水水源。截至 2024 年底,已建成地表水厂 31 处,完成投资 235 亿元,让 1346.05 万群众率先用上安全地表水。2025 年计划年度34 个建设的项目解决剩余 910.81 万人水源替换问题,省水利厅组织人员赴宿州市调研督导,安排专班开展帮扶,协助县区水利局商施工单位倒排工期计划,助力砀山县、萧县、泗县和埇桥区落实建设资金、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开展巡回驻点帮扶,先后派出工作组赴现场调研督导,深入每个地下水水源替换项目水厂、泵站、管网穿河(或过路)等关键节点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建设进展与计划工期情况,分析研究工程建设面临的堵点卡点,并帮扶协调环境、对标提质、抢抓进度,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截至8月底,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累计投入32.84 亿元,部分项目进入调试阶段。以涡阳县为例,2024 年建成两座地表水厂覆盖 108 万人,2025 年推进的龙山地表水厂将再解决 66.2 万人地下水水源替换,届时,涡阳县将全面实现县域城乡供水水源替换。
淮河以南地区则聚焦供水 “提质增效”,2021年启动的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遵循 “建大、并中、减小” 路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等建设。截至 2024 年底,已实施项目2129处,建成规模化供水工程51处,完成投资 199.32 亿元,提升 1661.9 万群众供水保障水平。2025 年计划建设 1180 处工程,投资62.42亿元惠及615.8万群众。
为此,省水利厅紧盯年度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建立年度工程台账,按半月跟踪统计分析项目前期工作、招投标、开工建设等进展情况,实行专班推进、按月调度、重点督办。召开全省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分市通报情况,调度项目资金落实、建设进度问题,督促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项目调度,协调做好施工环境要素保障。截至 8 月底,已完成投资35.57亿元,提升人口176万。
保障水平迈入 “新台阶”
目前,全省各地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的建设思路,加快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和淮河以南农村供水保障提升“两大工程”,一批农村供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供水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2021~2024年,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减少2691处,但总供水规模增加135万吨/天,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提高到94%,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两大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全省农村人口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夯实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供水保障基础,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2021~2024年,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434亿元,实现皖北地区1346万人地下水水源替换,提升淮河以南1662万人供水保障水平,年均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约1万个。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每年大幅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促进皖北地区地下水位回升,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