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安徽:逐步实现待遇领取人员“零打扰”认证

2025-10-20 19:41:4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安徽财经网讯:拓宽认证数据来源、创新认证服务方式……10月20日,记者获悉,安徽省人社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改革内容包括:拓宽认证数据来源。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集聚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自助认证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送数据、异地协助认证信息等,汇聚省内相关部门提供的强弱认证数据。各地结合实际,争取更多社会关注度高、认证频次高的事项纳入“互认复用”范围,真正实现寓认证于无形无感,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创新认证服务方式。遵循“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目标和就近方便原则,实行以数据信息比对静默认证为主、本人办理业务数据自助认证为辅、社会化服务上门认证为补充的认证模式,通过政府部门“有感”服务,让大多数领取待遇的群众在“无感”的情况下完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对认证周期内临近到期的未认证人员,应主动提醒限期认证,各地可依托参保单位、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邮政快递员等,完善线下、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构建认证联动机制。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接入或定期提供交换数据信息,构建不同人群的科学认证周期,对确认符合待遇领取资格、发放社会保险待遇、享受惠民政策补助的人员信息同步共享,实现部门和地区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长三角地区职能联动,推动数据跨域共享、探索异地认证互助互认,实现异地事项跨域办。在“皖事通”、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和门户网站、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开展待遇领取资格“无感互认”宣传,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策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认证结果运用。依托“皖事通”个人数据空间,全面汇聚认证结果信息,提供一屏展示、一站办理服务,及时推送认证结果、进行认证提醒。对经确认具备相关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惠民政策补助发放机构要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相关待遇。对于经提醒仍未按时认证且无法通过数据比对、线下认证的人员,从认证周期结束的次月起,暂停发放相关待遇,待其按规定办理资格认证手续后,续发和补发相关待遇。对于经确认不具备相关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核实后相关单位应按规定追回多发或重复发放的相关待遇。

提升认证服务水平。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流程再造,推进认证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数据归集——智慧比对——结果反馈——精准核实”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动态更新递延认证周期,让“免认证”期限不断向后滚动延长,逐步实现待遇领取人员“零打扰”认证。探索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认证工作中的运用场景开发,创新参保人员信息收集、材料审核、数据比对、结果判定的方式路径。鼓励各地建立高龄、残疾、空巢、长期卧床、失能等重点人群实名库,加强与基层便民服务平台、银行金融机构、用人单位等合作,配备人脸识别自助认证终端设备,便于群众就近自助认证或上门服务。探索根据待遇领取人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实行动态化、精细化分级管理。对获取到出行、自主认证等强认证数据的,“免认证”期限最长为12个月;对于高龄、重大疾病以及认证周期内未获取强认证数据的,应缩短认证期限,并加强人工认证力度。    (记者 马冰璐 )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