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合肥明光路老火车站月台变身口袋公园

2025-10-15 18:03:2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安徽财经网讯:“从我记事起,这个火车站就在这儿了,以前看着破旧斑驳,如今翻修得又雅致又有味道,特意来拍几张照,留个念想。”今年57岁的刘光明是土生土长的瑶海人,常年在外工作,逢年过节回合肥,总爱绕着老城区走一走。看到昔日熟悉的合肥老火车站月台蜕变成公园,他难掩激动,手机镜头里定格的,既是翻新的景致,更是几代合肥人的共同记忆。

近期,位于合肥胜利路与淮南路交口的火车口袋公园正式开放。3700余平方米的绿地间,斑驳岁月与鲜活烟火撞个满怀,这座沉寂近 14 年的合肥老火车站月台,以全新姿态重回市民视野,成为瑶海区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型的生动注脚。

据悉,合肥老火车站于1935年建成,1936年正式开办客运业务,自此打破合肥“无客运铁路”的僵局,成为合肥近代铁路交通的起点。此后数十年间,老月台随城市发展不断迭代:1951年扩建,1956年建起钢筋混凝土风雨棚,1966年修通地下通道,直至1997年新火车站启用,老月台转作货运,2011年彻底停用,如今仅剩下被胜利路截断的两段老站台作为城市记忆保留下来。它是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融入全国交通网络的核心见证,承载了几代合肥人的出行记忆,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活标本”。

在瑶海的转型字典中,“更新” 从不是对历史的割裂,而是对文脉的珍视与活化。对待合肥老火车站月台,瑶海既不搞 “一刀切” 的拆除,也不做 “封起来” 的闲置,而是以“修旧如旧”守住岁月肌理,用“融古于今”赋予新生价值,瑶海正是用这份 “不丢根、不忘本” 的坚守,彰显城市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最动人的人文温度。

如今踏入这座口袋公园,“修旧如旧、融古于今” 的设计理念随处可见。踏上复古色系的 “记忆月台”,脚下两条嵌入地面的钢轨格外醒目,上面清晰镌刻着老火车站筹建到停用的关键节点;不远处,经典复刻的“大象滑梯”上,小朋友们正在攀爬嬉戏,以老式火车车厢为原型打造的文化展厅前,巨幅背景墙精准还原了百货大楼、老凤祥等老合肥地标,在这里,历史是可触、可感、可回忆的生活场景。

老月台的 “焕新”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瑶海区转型发展的缩影。作为合肥曾经的交通枢纽与工业重区,瑶海承载着城市的工业记忆,却也因时代变迁,留下了老厂房、城中村、闲置铁路遗存等“发展印记”。近年来,瑶海区以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 “三大行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留文脉、活空间、惠民生”的转型之路:龚大塘城中村蝶变为配套完善的幸福家园,老合钢厂房升级为集聚创新动能的产业园区,钟油坊村转型为兼具田园风光与创意活力的青年创意田园,合肥市博物馆勾勒城市文化天际线,昔日的工业热土,正一步步向 “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蜕变。合肥明光路老火车站月台变身口袋公园

星报迅 (严莉记者 祝亮)“从我记事起,这个火车站就在这儿了,以前看着破旧斑驳,如今翻修得又雅致又有味道,特意来拍几张照,留个念想。”今年57岁的刘光明是土生土长的瑶海人,常年在外工作,逢年过节回合肥,总爱绕着老城区走一走。看到昔日熟悉的合肥老火车站月台蜕变成公园,他难掩激动,手机镜头里定格的,既是翻新的景致,更是几代合肥人的共同记忆。

近期,位于合肥胜利路与淮南路交口的火车口袋公园正式开放。3700余平方米的绿地间,斑驳岁月与鲜活烟火撞个满怀,这座沉寂近 14 年的合肥老火车站月台,以全新姿态重回市民视野,成为瑶海区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型的生动注脚。

据悉,合肥老火车站于1935年建成,1936年正式开办客运业务,自此打破合肥“无客运铁路”的僵局,成为合肥近代铁路交通的起点。此后数十年间,老月台随城市发展不断迭代:1951年扩建,1956年建起钢筋混凝土风雨棚,1966年修通地下通道,直至1997年新火车站启用,老月台转作货运,2011年彻底停用,如今仅剩下被胜利路截断的两段老站台作为城市记忆保留下来。它是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融入全国交通网络的核心见证,承载了几代合肥人的出行记忆,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活标本”。

在瑶海的转型字典中,“更新” 从不是对历史的割裂,而是对文脉的珍视与活化。对待合肥老火车站月台,瑶海既不搞 “一刀切” 的拆除,也不做 “封起来” 的闲置,而是以“修旧如旧”守住岁月肌理,用“融古于今”赋予新生价值,瑶海正是用这份 “不丢根、不忘本” 的坚守,彰显城市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最动人的人文温度。

如今踏入这座口袋公园,“修旧如旧、融古于今” 的设计理念随处可见。踏上复古色系的 “记忆月台”,脚下两条嵌入地面的钢轨格外醒目,上面清晰镌刻着老火车站筹建到停用的关键节点;不远处,经典复刻的“大象滑梯”上,小朋友们正在攀爬嬉戏,以老式火车车厢为原型打造的文化展厅前,巨幅背景墙精准还原了百货大楼、老凤祥等老合肥地标,在这里,历史是可触、可感、可回忆的生活场景。

老月台的 “焕新”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瑶海区转型发展的缩影。作为合肥曾经的交通枢纽与工业重区,瑶海承载着城市的工业记忆,却也因时代变迁,留下了老厂房、城中村、闲置铁路遗存等“发展印记”。近年来,瑶海区以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 “三大行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留文脉、活空间、惠民生”的转型之路:龚大塘城中村蝶变为配套完善的幸福家园,老合钢厂房升级为集聚创新动能的产业园区,钟油坊村转型为兼具田园风光与创意活力的青年创意田园,合肥市博物馆勾勒城市文化天际线,昔日的工业热土,正一步步向 “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蜕变。

 (严莉记者 祝亮)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