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以前上个厕所得家里人帮忙扶,现在自己拉着扶手就能稳稳坐下!”生活中,不少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让看似普通的事情变得无比艰难……今年以来,安徽省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30项民生实事,通过助残无障碍“小改造”,为困难群体托起沉甸甸的“大幸福”。
日前,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安徽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完成 6.8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任务,让残疾人实现“行得通、出得去、能如厕、能做饭、洗澡方便”的居家生活目标。
根据不同家庭不同残疾人特点和需求,以消除残疾人居家生活障碍为目标,量身定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方案,坚持一户一策,提高改造质量。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包括但不限于起居室、厅堂、厨房、卫生间、阳台、地面、通道、墙面、门窗等无障碍设施改造,能保障残疾人安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智能化家居家电安装,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水电线路改造和安全插座开关配置,以及必要的辅助器具适配等等,总体上覆盖户内院落、入户通道、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六种生活场景,不断提高重度残疾人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已完成改造近5000户。近两个月来,每月改造数量均超过1000户,部分县(区)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到今年11月底,可顺利完成10000户的年度改造目标。由此,我省“十四五”总体任务目标(6.88万户)将超额完成(预计达7.3万户)。
在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创业北路社区,居民黄阿姨熟练的操作家中的智能家电。“打开油烟机”听到黄阿姨的语音指示,油烟机开始工作,在黄阿姨家里,现在通过无障碍改造,已经增加了电动窗帘、电动晾衣架…………“原来在家中,洗漱、烧饭都非常不方便,现在我一喊,就能得到回应,生活顺心了,心情也舒畅了。”很难想象,在不久前,黄阿姨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不能顺利完成。
精准捕捉不同残疾人的差异化需求,让科技赋能的无障碍改造更具靶向性,助力科技助残工作逐步从试点探索迈向常态化推进。这一理念不仅在滁州落地生根,更在全省范围内催生出多样创新实践。以阜阳为例,作为残疾人人口基数较大的地区,过去当地无障碍改造多采用 “统一标准、批量推进” 的模式,难以充分适配每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如今,为切实贴合残疾人家庭的个性化诉求,阜阳创新升级工作方法,全面推行 “一户一策” 的定制化改造方案,各地通过差异化创新,为全省范围内推动无障碍改造提质增效,也让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品质在精准服务中持续提升。
(记者 祁琳)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