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拍摄的合肥西站,现场建设正酣。合肥西站建成后,京港高铁通道安徽段将全线贯通,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助力实现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张大岗 实习生 安妮 摄
8月14日拍摄的蔚来先进制造合肥一工厂生产线。本报记者 范柏文 张大岗 摄
8月24日,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余安村云上悬崖咖啡亭,游客品咖啡、赏云霞,乐享假日。本报通讯员 熊凤霞 摄
8月19日,马鞍山经开区高新企业安徽共芯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在生产应用于5G基站上的光模块产品。特约摄影 王文生 本报通讯员 刘斌 摄
8月22日,在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义兴村,成群白鹭在水田湿地里栖息、觅食、嬉戏,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态田园画卷。本报通讯员 肖本祥 摄
8月28日,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回迁居民在新语华庭小区分房现场展示房号入住证。本报记者 张大岗 实习生 安妮 摄
8月18日,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低岭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田园、青山、道路等相映成景。本报通讯员 何清 摄
皖山皖水见证沧桑巨变,时代长卷镌刻奋进足印。
安徽全省上下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奋力往前赶的澎湃力量,高质量发展步步向前,美好安徽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人造太阳”不断刷新纪录,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构筑算力基石,“天都”双星成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汽车产业“双冠”全国,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未来产业萌芽破土,安徽正凝心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薛家洼畔芦苇摇曳,从“滨江不见江”到“诗意栖居地”,生态疮疤变身网红打卡地;八百里巢湖烟波潋滟,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入选全球范例,山清水秀见证发展理念深刻转型。长三角的协奏曲在江淮大地激荡,“邻居变队友”的故事日新月异;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一批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一批试点示范在全国推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优质教育持续扩容,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城乡环境日益改善,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在安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
这里是创新的热土,这里是绿色的家园,这里是开放的窗口,这里是幸福的港湾。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道路上,安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宏伟蓝图正变为美好现实!
(郑楠)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