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近日,安徽省科技厅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锚定2027年关键目标。
根据方案,安徽科技金融领域将开展“2641行动”框架,即聚焦重大科技任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2个重点对象,实施直接融资拓展、科技信贷增量、科技产业融合、创新风险分担、财政金融协同、科创生态优化6项行动,实现科技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直接融资占科技融资比重、天使投资占股权投资比重、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4个比重上升”,构建1个生态体系。到2027年,安徽省科技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将提升至10%左右,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生态体系 。
构建全周期金融支持体系
在直接融资领域,安徽将建立升级天使基金出资“绿色通道”,持续扩大天使基金规模,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探索设立 “未来产业概念验证公益基金”,深化“先导验证+股权投资”协同模式,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早期融合。
债券融资方面,安徽将建立科技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动态储备库,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领军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时支持合肥、芜湖等地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存量资产。
企业上市通道全面优化。深入推进“迎客松行动” 和“科创100”工作,专班推进奇瑞汽车、长鑫存储、国仪量子等重点企业上市。探索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上市融资并联机制,实施 “科学家陪伴计划”和“鹰羚加速成长计划”等专项服务。
科技信贷增量方面,安徽将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设科技金融创新实验室,引导金融机构研发特色数据模型。开发基于企业“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多维度评价的信用贷款产品。银行将与创业投资机构开展“银行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推广“贷投批量联动”试点经验。开展 “初创信用贷”和“成长接力贷”,完善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务。
聚焦未来产业打造创新生态
安徽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特色化金融服务模式。方案明确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滨湖科学城设立专营机构,提升区域内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以及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7+N”未来产业,创新构建“投、贷、担、保、补”金融组团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服务协同效能。依托安徽省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开展线上信息共享、融资撮合和监测评估,提高产业融资对接效率。
大力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度,建立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探索 “信用+科创”数据融合,持续做好科技企业精准画像。同时,科技企业认定标准将进一步规范,将研发投入占比大于3%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企业、承担科研攻关项目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纳入科技企业。
另外,安徽将深入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 ,争取“认股权登记+贷款融资模式”和“认股权收益跨市场互换模式”等创新试点。开展“一行一特色” “一市一天使”等融资对接活动,促进省市金融资源整合和精准对接。积极招引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吸引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安徽科技与产业创新投资。
接下来,省科技厅等八部门将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支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 王珊珊 实习生 解明月)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