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日前,《合肥市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合肥将加强电梯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推动实现老旧电梯隐患动态清零,降低电梯故障率和投诉率。记者在意见中看到,合肥将依托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逐步拓展电梯安全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功能,推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应用服务,完善“96366”应急救援、无纸化维保、电梯自行检测、信用评价和社会多元监督等系统。
定期公布电梯运行维护费用收支情况
根据意见,合肥市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完善电梯运行维护制度,按规定将电梯等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单独设账,专款专用,定期公布电梯运行维护费用收支情况;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在运行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应严格落实电梯运行故障记录,监督维保行为,采购优质配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及时处置电梯故障,消除事故隐患。鼓励住宅小区电梯配置断电应急平层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
同时,合肥鼓励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签订“全包维保”合同。加强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增加重点场所重点领域电梯抽查样本数量,提高抽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各地建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计划
记者获悉,合肥要求,各地应建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计划,制定电梯更新改造技术方案评审要求,引导电梯制造单位积极参与更新改造工程。建立健全安全评估后电梯安全状况改善机制,修订电梯整机与部件的安全评估技术要求。鼓励公益性社会服务等机构提供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的方案评审、工程验收等服务。
此外,合肥市将更大力度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电梯更新改造,积极探索“维修资金+公共收益+综合保险”的多元筹资模式,破解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资金难题。
电梯救援探索“智能报警”
合肥市将依托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逐步拓展电梯安全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功能,推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应用服务,完善“96366”应急救援、无纸化维保、电梯自行检测、信用评价和社会多元监督等系统。探索试点“物联网+按需维保”新模式,开展线上实时监测,结合电梯使用场所、年限、频次等情形,建立周期灵活、项目科学的“按需维保”模式,提高维护保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根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将电梯应急救援纳入本地应急救援体系或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平台,组建辖区电梯公共应急救援队伍,提升救援效率,统一协调指挥电梯应急救援工作,并完善“96366”电梯安全信息中心有关电梯困人救援闭环处置流程,升级应急救援信息化系统,探索传统人工报警方式向智能报警方式转变。
据悉,合肥将畅通“12345”“96366”热线等监督渠道,形成有投诉必回应、有举报必核实、有案件必查处的工作机制。及时向媒体曝光有关电梯安全重大违法行为,接受舆论监督。建设电梯安全信息公示系统,将有关电梯的检验、维保、投诉、信用状态等信息归集至“96366”标志牌中的二维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 沈娟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